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應急專家組成員受訪:鐵道部處理事故很不慎重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15: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D301次動車車頭殘片被重新挖出運走 新華社發

  距離7月23日晚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已過去了5天。有越來越多的疑問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不少人都懷疑,導致這起事故的原因只是純粹的天氣因素那麼簡單嗎?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得到了一份"動車事故時相關鐵路部門調度室的明細記錄",這份記錄雖然尚未得到相關部門的官方認定,但是其內容卻顯得非常專業和詳細,而且其中透露了許多蹊蹺的情況。記者帶著這份材料去向溫州的動車車站進行求證。

  車站當天有沒有異常?

  人工調度代替電腦自動調度

  7月26日記者一早來到永嘉火車站,7月23日,D3115次動車就是在駛出這個車站不久,遭遇後面D301次動車的追尾事故的。那麼當晚,D3115在這個車站是否有過什麼異常情況呢?車站一位保衛人員向記者透露了一些當晚異常情況。他説:"7時48分,D3115次列車進站,等了半個小時,實際上平時頂多停一兩分鐘。"

  D3115次動車超出正常停車時間長達20多分鐘,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記者了解到,當晚永嘉站臨時採取了非常站控的調度模式,也就是人工調度代替正常的電腦自動調度。而車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晚追尾的D301次動車本是途經永嘉車站,不應停車的,但是那一晚由於非常站控的原因也在這個永嘉車站停留了十多分鐘。

  儘管目前針對動車追尾事件,當晚值班的人員已被調查組帶走,其他工作人員出言也十分謹慎,但是還是有一個情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當晚整個溫州市區因為雷擊都出現了短暫的停電。這個基地也是一樣,電腦都無法使用。它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大片地區,電務都忙不過來。"記者問:"平時安排幾個人值班?""只有一個電務。"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不該在永嘉站停靠的D301停在了這裡?又是什麼原因使得D3115在永嘉站停留了半個小時?本來應該走在D3115前面的D301為什麼在這裡演變成了追尾事故?在這裡,動車的調度指揮、信號系統和列車控制系統三道保險為什麼都相繼失效,最終導致悲劇發生?太多的疑問沒有答案。

  為何急著掩埋車體?

  一天的取證時間非常緊張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車輛經過近24小時的清理工作,26日深夜已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被挖出運走。重新進行事故原因的調查。這次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究竟做得怎麼樣?我們專訪了國務院應急專家組專家、中國安全生産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劉鐵民。

  記者:"723"事故發生後,24日,鐵道部官方曾宣佈車廂內已無生命跡象,宣佈救援結束,並對車頭進行就地掩埋。隨後,一個2歲半的叫項煒伊的女童被救出。對此,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稱"這只能説是生命的奇跡"。

  劉鐵民:草率我不敢講,因為這樣一個大的事故救援活動,它應該有週密的計劃。我認為這不是現場指揮部非常鄭重的決定,鐵路撞車事件,還有些失蹤的,我們怎麼能肯定檢測儀器準確率那麼高。所以我覺得這句話他們再説晚一點比較好。

  記者:我們在事故的第二天就發現,車頭在被掩埋,在這樣一個過程之中,原因尚未最終查找清楚之前,這樣做合適嗎?

  劉鐵民:一個事故調查,它有兩套程序,一套是行政管理程序,有調查組,成立專家組。另一個就是技術程序,事故的技術和鑒定方面,第一個環節是取證,一般的取證有三個方面,一個就是物證。第二個就是搜尋目擊者和證人提供證言。第三部分就是信息證據,至少要包括三方面:運行的所有的信息情況,鐵路安全監控的所有情況和所有事故預警的信息情況,必須是原封不動地交給調查組。剛才你提到部分公眾對很快掩埋被撞毀機車有疑問,我現在的感覺是,好像還不至於説他們連證據都沒拿就埋了。我的基本判斷是,他們應該都取證了,但如果沒有把應該取證全部取好,代表性的證據還沒有取到就掩埋,那在進一步調查方面,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困難。

  記者:一天的時間對於這麼大一個重大的事故來説,取證的時間夠嗎?

  劉鐵民:會很緊張,會非常緊張。

  恢復通車是否太快?

  運行部門應向公眾解釋

  記者:我們現在面臨的是雨季,如果真的像他們説的是雷電的問題?依然沒有避雷針,我們怎麼去防禦下一次的事故?

  劉鐵民:我不是懷疑他們雷電的解釋,但是我要説明的是你能避免雷電嗎?如果下一次遇到雷電甚至更大的雷電,我們的火車面臨一種什麼樣的風險?所以我説第一要把風險分析清楚,要找到問題的癥結。

  記者:所以我們懷疑的就是在原因沒有查清楚之前,新一輛的動車又繼續開行在同一個軌道上,難道不可能發生下一次的災難嗎?

  劉鐵民:這個風險是有的,所以公眾提出這樣的懷疑我認為很客觀,但是運行部門,如果確保風險已被排除了,那麼應該向公眾解釋清楚。

  記者:我們沒有聽到這樣的信息。

  劉鐵民:或者他們已做了沒有講。

  當採訪即將結束時,記者得到了這樣一條消息:這次事故的車廂被送往溫州火車南站檢測場進行檢測,其中曾經被掩埋的車體將挖出重新檢查,對於這樣的做法,劉鐵民表示驚訝。

  劉鐵民:埋了又挖出來?

  記者:對。

  劉鐵民(搖搖手):難以置信,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個要出大笑話的。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事故車輛
  • 鐵道部
  • 事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