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竊聽風雲(20110721)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2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442f1abb99ba498a866e2e86aa093cc8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7月21日  19:38

重播:

    CCTV-1

    7月22日  06:10

     

    CCTV-新聞

    7月22日  04:42

     

    CCTV-新聞

    7月22日  15:15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現在,傳媒大亨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英國報紙《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愈演愈烈,持續發酵。短短半個月時間,報紙停刊了,有人辭職了、有人被捕了、有人被問詢了,甚至還有人死了,事態發展撲朔迷離。在這起事件中,幾乎每天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新變化,誰都不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那麼,這起醜聞的導火索是什麼?又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它又為什麼會掀起如此大的風波呢?

  默多克稱  未參與竊聽事件

  "你和你的其它組織是否參與了竊聽事件",法官問,"沒有",默多克回答。當地時間7月19日下午, 80歲傳媒大享默多克和兒子詹姆斯就他旗下的《世界新聞報》竊聽事件接受英國議會問詢。

  傳媒大亨默多克之所以成為社會質疑的焦點,是因為半個月前被披露出來的那樁令公眾憤怒的醜聞。7月5號,英國《衛報》的一篇報道稱,2002年,13歲少女米莉道勒從學校回家途中失蹤,6個月後被發現遭綁架遇害。而在這期間,《世界新聞報》始終在竊聽該少女的手機,甚至刪除手機內部分信息,干擾了警方調查。"難以置信",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説:"我覺得這種做法         壞得不能再壞了"。

  隨著事件的調查,竊聽醜聞事件愈演愈烈。米莉並不是唯一被《世界新聞報》竊聽的人。從普通民眾到王室成員,再到阿富汗戰爭中陣亡的英軍家屬,都成了《世界新聞報》竊聽的對象,在竊聽名單上甚至還包括英國前首相布朗。而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的《泰晤士報》、《太陽報》等多家報紙也被捲入醜聞當中。7月6日,憤慨的英國民眾紛紛走上街頭遊行抗議。

  其實,這不是《世界新聞報》第一次陷入竊聽醜聞。早在2005年,就曾被曝《世界新聞報》記者雇用私家偵探竊聽威廉王子和哈裏王子手機信息。2009年,英國媒體披露《世界新聞報》非法竊聽3000名政客名人的電話,而今年七月曝出的竊聽失蹤少女米莉的醜聞,將《世界新聞報》以及默多克推到風口浪尖。

  默多克  極力追求聳人聽聞

  默多克的父親曾擁有4家報紙,1931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默多克繼承父業後,創辦了澳大利亞第一家全國性報紙。1968年,他買下了亟待轉手的《世界新聞報》,8年後,又買下《太陽報》。默多克喜愛標題鮮明、篇幅短小的風格,並極力追求聳人聽聞的效果。

  默多克用了50年的時間將他創建的新聞集團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傳媒帝國。目前,新聞集團已經覆蓋了所有的媒體領域,在英國,40%的報紙都由他控股。被稱為"媒體怪傑"的默多克成了眾多媒體的標桿。

  為了競爭,為了獲取商業利益最大化,《世界新聞報》不惜運用竊聽方式來獲取所謂的"獨家消息"。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説,"新聞集團內部不僅不乾淨,而且還有犯罪嫌疑。"

  中國社學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姜飛認為:默多克新聞集團實際上已經演變成了西方世界傳媒秩序的一個象徵、一個符號,它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純粹商業化的規則。

  "竊聽門"擊中政府

  7月10日,有著168年曆史的《世界新聞報》被迫停刊,《每日郵報》送給它的悼詞是"在恥辱中死去"。竊聽風暴讓英國民眾開始質疑《世界新聞報》為什麼能夠"竊聽",並將矛頭直指政府。卡梅倫與《世界新聞報》前主編布魯克斯關係甚好,並曾聘請該報另一名前主編庫爾森作為其官方發言人,而庫爾森,正是揭開竊聽黑幕的前《世界新聞報》記者肖恩明確指認的讓其進行竊聽的人。

  有關調查揭露出《世界新聞報》、新聞集團與政府、警察有非常密切關係,新聞媒體的政治影響力由此也引起英國民眾的審視。人們發現,許多政黨領導人都曾下工夫和默多克拉關係。英國政治評論人士甚至説,過去二十年,任何有希望當上首相的政客,誰也沒敢得罪默多克。英國首相卡梅倫在競選首相之時,默多克旗下的各家媒體都曾力挺卡梅倫。

  7月8號,卡梅倫的前新聞發言人庫爾森因涉嫌非法竊聽被警方逮捕,7月17日,默多克最得力的幹將--《世界新聞報》主編布魯克斯也因為相同的原因被捕。

  這場竊聽風暴同時還擊中了英國警界。英國媒體找到了2007年的一些電子郵件,這些郵件似乎為《世界新聞報》向警察付款換取消息的指稱提供了證據。7月17日,倫敦大都會警察總監保羅o史蒂文森宣佈辭職,而他也曾雇用《世界新聞報》前副總編擔任顧問。此後不到24小時,倫敦警察局負責反恐行動的助理局長耶茨也宣佈辭職。竊聽醜聞開始演變成一場政治風暴。不斷有人開始為竊聽醜聞而辭職、被捕,首相卡梅倫也面臨著被要求辭職的壓力。

  18日,倫敦北部一座公寓裏被發現的一具男屍讓事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這名死者正是揭露竊聽醜聞的《世界新聞報》的前記者肖恩。警方發言人表示,目前其死亡原因按無法解釋處理。

  肖恩之死,將竊聽醜聞推向了高潮,本來拒絕參加英國聽證會的默多克突然改變了主意,如期坐在聽證會的座位上。

  20號,英國首相卡梅倫縮短非洲訪問,匆匆趕回國內解釋政府關於竊聽醜聞的立場。當地時間11點30分,卡梅倫在議會發表聲明,同時接受議員們的質詢。

  對新聞集團的控制是默多克的底線,而公正守法是新聞的底線。《世界新聞報》為了追逐商業利益觸犯了這個最起碼的底線,從而斷送了自己,也把默多克連同他的新聞集團幾乎逼上了絕路。"在英國最有影響力的外國人"、"內閣影子部長",這是一些媒體給默多克的綽號。因為忌憚其操縱民意影響選票的能力,英國政客輕易不敢觸動媒體帝國的利益。那麼,這一次,在令世人震驚的特大醜聞面前,這一局面能有所改變嗎?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焦點訪談
  • 竊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