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綏中36-1油田發生故障 少量原油落海致停産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3日 02: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日,消油船在蓬萊19-3油田C平臺作業。與此同時,康菲安排的潛水人員也正在海底清理油基泥漿。新華社發

  本報訊 近一個月來,中海油事故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中海油國內最大合作油氣田蓬萊19-3發生漏油事故、國內最大煉油項目惠州大亞灣煉油項目發生火災後,昨日該公司最大的自營油田遼寧綏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發生故障,導致原油落海,油田停産。

  溢油量少故障已排除

  昨日上午,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接到中海油總公司天津分公司報告——淩晨01:30,綏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發生故障,全油田生産關斷,流程泄壓火炬頭排出的氣體瞬時帶出的原油落海。現場立即動用應急資源進行處理。初步估算,溢油量大約0.1至0.15立方米,在事發海域發現1平方公里油膜分佈。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已經啟動應急程序。

  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昨日表示,接到報告後,立即要求中海油總公司快速採取有效措施,目前中海油已對漂油採取了拋撒吸油氈、噴灑消油劑等溢油處置措施,並安排4艘工作船攜帶相應溢油應急資源趕赴現場。同時,北海分局已派出海監18、21船趕赴事發海域開展應急監視監測,並安排海監飛機和衛星遙感實施溢油監測。

  昨日晚間,中海油發佈新聞稿稱,漏油源已被及時切斷,設備故障已排除。截至目前,海面油膜正在被有效清理,僅余零星油膜,估計幾日內能清理完畢。

  此次主動披露信息

  此前蓬萊19-3溢油事故中,單日溢油最大分佈面積158平方公里,而此次綏中36-1油田在事發海域僅發現1平方公里油膜。

  中海油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0.1至0.15立方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量,可能連1桶油的量還不到,可以説是在操作過程中甩出來的少量原油。”

  與蓬萊19-3油田漏油事故披露情況相比,此次事故是中海油天津石油分公司及時向國家海洋局通報,國家海洋局在得到通報後對外公佈了此消息。上述負責人表示,雖然溢出量非常小,但是目前各界對於中海油的關注非常高,中海油將本著很高的透明度與公眾進行溝通。

  ■ 損失

  産量損失遠超蓬萊19-3

  儘管此次綏中36-1油田原油落海事件與蓬萊19-3的溢油量和影響規模相差甚遠,但其對中海油原油産量的影響卻遠高於蓬萊19-3油田。

  蓬萊19-3的溢油事故發生後,該油田並未停産,其對公司原油産量影響每日僅為1000方左右,而中海油一天的原油産量高達90萬桶左右。不過,綏中36-1油田是中海油迄今為止已建成投産的最大的自營油田,産量佔到天津分公司年産油量約40%-50%。業內人士分析其日産量可能達到幾萬桶。

  中海油有關人士表示,該油田産量確實很大,儘管故障已排除,但油田仍處於停産狀態,何時能恢復生産目前還難説。但該人士表示,如果影響生産的時間不長,相信對於産量影響不大,如果有重大影響,公司會在交易所披露信息告知市場。

  中海油港股股價近日連日下挫,昨日大跌2.96%,收報于17.68港元。

  ■ 影響

  蓬萊溢油影響4240km2水質

  面積相當於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其中劣四類840平方公里

  本報訊 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不僅造成840平方公里的劣四類嚴重污染海水面積,還導致周邊約3400平方公里海域水質下降。受影響海域幅員4240平方公里,接近中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面積。

  國家海洋局還表示,該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近期繼續加緊對渤海蓬萊19-3油田溢油造成的海洋環境影響進行監測、分析與評價。結果表明,截至7月11日,蓬萊19-3油田溢油除了造成840平方公里的劣四類嚴重污染海水面積以外,還導致了其周邊約3400平方公里海域由第一類水質下降為第三、四類水質,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污染範圍的外緣線東距長島38公里,西距京唐港61公里。

  同時,溢油點附近海底沉積物受到溢油和油基泥漿污染,海域沉積物質量由第一類下降為第三類,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此外,自7月6日至11日,蓬萊19-3油田海域超第二類水質的海水面積約為19平方公里,較早前污染範圍已經大幅減少。

  ■ 對策

  煙臺漁業部門擴大監控範圍

  本報訊 前日,國家海洋局公佈中海油19-3鑽井平臺再次漏油。為確保及時監控油污動向,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擴大監控點範圍,並針對可能發生的污染事件制定了多套應急方案。

  漏油事件發生後,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便在長島縣沿岸設立了監測點。昨日,記者從該局獲悉,目前監測點的範圍已擴大至距長島縣幾十海裏遠的島嶼。接受採訪時,該局官員坦言,目前除去長島縣以外,他們已陸續接到海洋生物非正常死亡的上報,但至今仍無證據證明,上述事件與19-3平臺漏油存在必然聯絡。

  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環保科科長孫召波表示,漏油事件發生後,該局在長島等地的海域設立九個監測點,目前除一個監測點水質含油量超標外,其他監測點尚未發現異常,但污染帶會隨著洋流和風向的變化而變化,這個污染帶會對其範圍內的海産品造成影響。

  對於賠償,孫召波稱,目前尚未發現海産品死亡與漏油存在因果關係。至於間接影響,例如事發海域魚群有沒有減少,海水質量有沒有下降,這些都要相關部門進行比對,需要時間和過程。

  説法

  首先,海洋系統各部門與環渤海各省市要加強協調溝通配合,上下一盤棋,統籌抓好環渤海的海洋環保工作。其次,對所有油氣勘探開發作業活動進行督促檢查,在各企業開展自查的基礎上進行抽查。三是要進一步督促康菲石油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找出溢油原因,徹底排查和處置可能存在的風險。同時,要依法加快案件審理工作。四是海洋環境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各沿海部門的溝通協調和合作,落實各項措施。同時,要高度關注民眾關心的問題,公正、客觀、及時地發佈相關信息。——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

  ■ 解讀

  “海陸”齊頭並進同時,安全事故接連發生

  目標大壓力大 中海油被疑冒進

  近來,中海油旗下的明星項目相繼發生事故,此前在公眾眼中管理精良、團隊優秀、信息透明公開的良好形象一併被顛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中海油才完成一項“壯舉”,即在海上油氣産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實際上,隨著不斷有海上新油田項目投産,與中石油、中石化相比,中海油每年的原油産量均保持高速增長。有數據顯示,國內每年新增的原油産量中,海上就佔了50%。

  除了海上,中海油還積極“上岸”,此次發生事故的大亞灣煉油項目,就是目前中海油唯一的、也是國內單體最大的煉油項目。該煉廠去年還曾PK掉了西門子俄羅斯高速列車項目、上海世博會總體建設規劃諮詢項目,贏得有項目管理“奧斯卡”之譽的IPMA國際卓越項目管理金獎。

  “完全杜絕事故發生是不可能的,但中海油的規模越來越大,其發生事故的幾率肯定也會越來越大,這方面需要中海油全面提升安全生産和管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中海油內部人士亦透露,為了達到5000萬噸的油氣産量,各個油田都鉚足了勁兒,各個生産單位的壓力都很大,一定程度上確實增加了安全風險隱患。

  一位在石油公司從事安全生産工作的人員對記者表示,油氣行業是高危行業也是事故多發區,再大的獎牌也抵不過安全牌,任何一點點小的疏失都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甚至帶來重大的環境災難,如何從每一次事故中尋找經驗教訓對於企業來説是個考驗,也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據了解,目前中海油還宣佈了將在深海再建一個大慶油田的宏偉目標,這張安全牌更是時刻不能放鬆。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鐘晶晶 崔木楊 馬力

責任編輯:焦健

熱詞:

  • 中海油
  • 油田産量
  • 康菲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