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百花爭艷春滿園(偉大歷程)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30日 05: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百花爭艷春滿園(偉大歷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代群)國産電影《唐山大地震》于2010年末面世,上映17天,票房過5.32億元。很多人在銀幕前淚光閃動,靜思人生的跌宕起伏。

  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首次超越百億元。而在2003年以前,我國電影産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則達到456部,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全國城市影院從2002年的1400余塊銀幕,迅猛增長到2010年的6200多塊。

  文化,是一種力量,是一個民族前進的精神動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黨的十七大將“文化建設”,並列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黨始終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佈局去思考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始終從培育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深層支撐,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偉偉説。

  2010年,一組組令人振奮的“文化數字”亮相——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電視劇生産國,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國産影片票房份額連續七年超過進口影片。國産影片海外銷售收入超過35億元。”

  “中國圖書出版品種和總印數居世界第一。電子出版物總量居世界第二。‘十一五’期間,中國累計生産圖書135.8萬種,共計338億冊。中國的圖書和期刊已進入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

  “在農村:農家書屋已覆蓋全國一半行政村,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年放映量達800萬場;在城市,政府出資建設的大劇院、音樂廳,已遍佈全國各地,1700多家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等向公眾免費開放。一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正在形成。”

  “全國文化産業增加值有望達到1萬億元。”

  ……

  縱觀中國文明,文化的繁榮和社會的昌盛總是相互伴生。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進入一個空前發展、空前繁榮的新階段。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三貼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諧文化建設”……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特點,黨中央科學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1986年9月,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這是黨制定的第一個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1997年,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

  黨的十五大從文化的角度闡述了精神文明建設,賦予這兩個概念在內涵上的統一性:“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説,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從“五講四美三熱愛”“三下鄉”“五個一工程”到新世紀的“文化體制改革”,30多年來,黨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繪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偉大畫卷。

  進入21世紀以來的文化體制改革,無疑是這幅偉大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的戰略部署。

  一場波瀾壯闊的深刻變革在文化領域全面展開。

  中宣部副部長孫志軍介紹,改革開放以來,宣傳文化領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積極開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探索。文化體制改革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逐步推開的方針,緊緊圍繞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轉變政府職能4個關鍵環節,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快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營造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環境,主要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開展試點、積極探索”階段,從2003年6月到2005年12月。中央召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會議,確定北京等9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和35個試點單位開展試點工作。

  ——“擴大試點、由點到面”階段,從2005年12月到2009年8月。明確了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要求北京等綜合性試點地區率先將改革全面推開;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省區市,都要確定本地的改革試點地區和單位,並將改革在本省區市逐步推開。

  ——“加快推進、全面展開”階段,從2009年8月至今。全面推開出版、發行、電影、文化市場管理等領域改革,2012年以前基本完成中央已確定的文化體制改革各項任務。

  “十一五”期間,文化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建立,文化産業整體規模和實力不斷壯大,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出版、發行、影視製作等行業基本完成轉企改制。全國核銷事業編制17萬多名,登出事業單位4300多個。

  全國近3000家新華書店已有2900多家改制。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影院及58家電視劇製作機構完成轉企改制任務。改革有力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産力,涌現出一批總資産和總收入超過或接近百億元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

  公益性文化單位內部改革不斷深化。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各級財政文化方面支出從2006年的685億元,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528億元。

  ……

  2010年7月23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一個重視文化改革發展的國家,必定富有活力;一個文化生機勃發的民族,必將充滿希望。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文化體制改革
  • 轉企改制
  • 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