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文獻紀錄片《旗幟》解説詞(第八集)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07: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個千年的最後一個夜晚,中華世紀壇激情燃燒,首都各界2萬多群眾匯聚在一起,舉行千年慶典。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這裡,與首都各界群眾一起迎接新千年的到來。

  【江澤民講話同期聲】

  一千年來,人類文明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推陳出新的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中實現的。

  【江澤民發表2000年賀詞同期聲】

  在新世紀裏,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地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將經過不斷改革而更加鞏固和完善,中國的發展將通過各個地區的共同進步達到普遍繁榮,中華民族將在完成祖國統一和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上實現偉大的復興!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是在首都北京被八國聯軍佔領的奇恥大辱中進入20世紀的。今天,中國人民以站起來的自尊和自豪,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帶來的自信和自強,昂首闊步地跨入21世紀。

  20世紀90年代初,一場代號“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在海灣地區展開。美國等西方國家依靠高科技的優勢,迅速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江澤民看到海灣戰爭的資料後,當即寫信給其他中央領導同志説:“鋻於當前世界發展的形勢與我國經濟建設的展望,深感科技工作亟需進一步抓起來。”

  根據世界軍事領域發生革命性變革的新形勢,江澤民提出了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強調立足於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全軍貫徹江澤民提出的“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軍隊建設總要求,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加強軍隊質量建設,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堅持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為了集中精力搞好軍隊的全面建設,江澤民多次強調,軍隊必須停止一切經商活動,應該“吃皇糧”。他指出,這是為保障經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利益,加強黨的建設、政權建設和軍隊建設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

  1998年7月,中央決定軍隊和武警部隊一律停止經商活動。這一重大決策公佈後,立即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

  現代科技發展,為中國實現跨世紀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1995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中央作出了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決策。

  中央相繼發佈了《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決定》,推動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快速向縱深發展。

  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就是要以科技産業化為核心,推動科研院所轉企改制。1999年,原10個國家工業局所屬242個科研機構進行企業化轉制。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始逐漸形成。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後,逐漸成長為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産業、對外經貿為一體的國際化高科技企業集團。

  1999年8月,全國技術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被確立為中國科技跨世紀的戰略目標。2001年2月19日,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以國家名義對為科學技術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給予的最高榮譽。

  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隆平,帶領他的科研隊伍,開啟了雜交水稻王國豐産增收的大門,賦予世界強大的戰勝饑餓的力量。

  1999年11月20日,被命名為“神舟”號的中國太空飛船成功完成了首次試飛。

  【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協副主席】

  20世紀末,世界範圍內興起的新科技革命,對中國來説不僅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而且也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們不僅抓住了機遇,而且在某些方面還走在了前面。

  1992年6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發表了《21世紀議程》,要求各國響應可持續發展問題。1994年,中國政府發表《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制定和實施國家級21世紀議程的國家。中國政府鄭重地表示,中國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江澤民在十四屆五中全會的講話中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産力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越來越多的自然保護區建立起來;越來越多的不合格工廠被關閉;越來越多的污染源得到治理。

  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加速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在國際關係深刻變化的條件下,把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帶入21世紀?中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這尊象徵昌盛、和平的“世紀寶鼎”,傳達出改革開放的中國始終如一的努力和追求。

  1997年,黨的十五大閉幕不久,江澤民踏上訪問美國的旅程。這是12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訪美。

  【江澤民在哈佛大學演講同期聲】

  相互了解,是發展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前提。惟有相互了解,才能增進信任,加強合作。

  這次歷史性的訪問,中美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確定中美兩國將致力於建立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開創了大國外交的新局面,中國與主要大國的關係走向穩定。

  根據世紀之交的世界形勢,我國確立了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針。我們不斷發展和改善與各大國的關係,加強和深化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全面推進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友好合作關係,大力開展多邊外交,開創了外交工作新局面。

  多邊外交和區域性合作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舞臺。從1993年到2002年,江澤民先後10次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1年,第九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隆重舉行。這次會議,讓亞太各經濟體領導人體驗了中國的傳統與現代,感受了中國的友誼與開放,也展示了中國領導人的中國氣派、世界眼光和開闊胸懷。

  2001年2月27日,500多位亞洲和關心亞洲事務的各界名人齊聚海南博鰲,圍繞亞洲的發展問題交換意見。“博鰲亞洲論壇”,這是第一個永久會址設在中國的國際性論壇。

  這一年6月15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在中國上海舉行首次會晤,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這是第一個以中國地名命名的重要國際組織。

  隨著外交新格局的迅速拓展,中國經濟也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

  1997年12月24日,江澤民在接見全國外資工作會議代表時強調:我們不僅要積極吸引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辦廠,也要積極引導和組織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到國外去投資辦廠,利用當地的市場和資源。這是一個大戰略,既是我們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

  1996年,民營企業華為集團發現俄羅斯的電信網絡還大量使用落後的模擬技術,立即派人去“搶灘”登陸。此後,華為開始大舉進軍海外。如今,華為的産品已經應用於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1/3的人口。

  此時,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陣痛。

  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對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這是國有企業一個異常艱難的時期,也是國有企業再塑輝煌的起點。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逐漸成長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這些裝有GPS衛星定位自動糾偏系統的集裝箱起重機,精確度可以達5毫米以內,成為振華重工港口機械稱雄世界市場的“法寶”之一。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會議開始僅僅9分鐘後,大會一致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草案》和《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草案》。

  【石廣生 原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部長】

  為了最終推開世貿組織的大門,中國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大步驟。

  1997年,一場金融風暴襲向東南亞。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盯住美元的聯絡匯率制度,泰銖應聲而落,當日下跌約20%,國際投機家眨眼間從泰國卷走40億美元,國家金融體系遭受重創。

  金融危機像颶風般橫掃東南亞。印尼、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韓國的貨幣紛紛大幅貶值。工廠倒閉、銀行破産,股市“跳水”,原來欣欣向榮的經濟一夜步入蕭條。

  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中國將如何應對?人民幣是否貶值?這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1997年12月,江澤民出席了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首次東盟與中、日、韓首腦非正式會晤和中國—東盟首腦非正式會晤。他代表中國政府莊嚴承諾:為了有利於儘快恢復地區金融秩序,中國不僅不會使人民幣貶值,還將盡可能為東盟國家提供援助。

  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我們的確付出了代價。1998年我國外貿出口增幅由1997年的20%猛跌到0.5%,利用外資也出現了負增長。

  但中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國際經濟界和東南亞各國公認,中國在克服亞洲金融危機中發揮了定海神針的關鍵作用。

  亞洲金融風暴的余波尚未平息,一場自然界的驚濤駭浪又向我們襲來。1998年夏,長江流域暴發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東北的嫩江、松花江暴發了300年一遇的洪水。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不同程度損失,受災人口有2億多人。

  在國家財産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洪水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黨中央果斷決策,調兵遣將。30萬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奔赴抗洪一線。在危急時刻和生死關頭,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走在了最前面。這塊豎立在江邊的生死牌,就是他們無私精神的真實寫照。在關鍵時刻,江澤民冒著酷暑親赴湖北長江抗洪搶險第一線,看望、慰問、鼓勵奮戰在抗洪第一線的廣大軍民,指導抗洪搶險鬥爭。

  【江澤民站在九江大堤講話同期聲】

  堅持奮戰!堅持!再堅持!我們就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滔天洪水中,滾滾巨浪中,狂風驟雨中,我們記住了這些最可愛的人,記住了這些最堅強的臂膀,也記住了這些讓人熱淚盈眶的瞬間。

  世紀之交的中國,考驗接踵而至。

  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使用多枚導彈,襲擊了中國駐南斯拉伕聯盟共和國大使館。

  中國政府和中國領導人在第一時間發表嚴正聲明,對美國為首的北約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公開正式向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和中國受害者家屬道歉,嚴懲肇事者。美國政府最後不得不進行道歉,並對中國傷亡人員和財産損失進行了賠償。

  在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首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必須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西部,曾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之地,創造過無數的輝煌。後來,由於自然、歷史、社會等方面的原因,西部的發展落後了。

  1999年6月17日,江澤民在西安主持西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步伐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時機已經成熟。

  【曾培炎 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

  西部是我們國家自然生態的主要屏障,西部的資源又十分豐富;西部地區也是我們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少的貧困縣,貧困人口也集中在這個地區。所以説,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是一項宏偉的戰略任務。

  2001年6月29日,格爾木南山口車站和海拔3600多米的拉薩河畔柳吾隧道工地,同時舉行了盛大的青藏鐵路開工典禮。一條傳説中的“天路”,即將橫跨世界屋脊。

  西氣東輸,這條西起新疆,東到上海,綿延40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生動詮釋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意義:它一頭為西部發展注入活力,一頭為東部騰飛提供能源後盾。這一規模宏大的工程,從決策啟動到全線投産僅用了4年零8個月。

  【杜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選擇西部大開發這個切入點,主要是這兩條:一個是加強它的基礎設施;一個是加強它的生態環境建設。這10年來,中央用於西部的投資和財政支出,無論是絕對量還是比重,都是在不斷地提高。

  千年交替之際,一度發展緩慢的中國西部,只用了5年時間,新增公路通車里程9.1萬公里,新建鐵路鋪軌4066.5公里,建成幹線機場和支線機場22個。完成退耕還林1.18億畝、荒山荒地造林1.7億畝。3200萬人告別了飲水難題。

  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的物質和文化生活也正在發生質的變化,有6.8萬個行政村開通了廣播電視,蒙文、維吾爾文、藏文等民族語言也進入了現代化的信息處理系統。

  【熱地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實施西部大開發,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給民族地區的各族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確實推動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新的千年到來了。實施了一系列新的發展戰略、戰勝了一系列困難和風險挑戰的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用各種方式,歡慶世紀的跨越,迎接新世紀的黎明。

  2000年,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家領導人聚會在紐約舉行。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的領導人留下了這張照片,這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姿態。

  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舞臺上一個積極而重要的力量。

  這一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國家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邁上了新臺階。

  這一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九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鑄就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中國共産黨將如何一如既往地保持先進性,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援藏幹部孔繁森,兩次赴藏,歷時十載,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為了藏族人民,他獻出金錢、獻出鮮血、獻出健康乃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見義勇為的徐洪剛、白求恩式的好醫生趙雪芳、好工人徐虎、模範團長李國安、基層幹部的榜樣吳天祥、鐵法官譚彥、崗位標兵李素麗、新時期的鐵人王啟民等一大批先進模範人物成為時代的楷模。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共産黨員的含義。

  加強黨的建設,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不斷提高黨拒腐防變能力,這是事關黨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課題。

  江澤民非常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至黨的十六大的13年,他連續10次在中央紀委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反腐敗鬥爭指明了方向。

  2001年9月,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決定》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作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要求全黨必須始終不渝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地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開放的實踐之路在不斷延伸,領航中國的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創新也永不止步。

  進入新世紀,中國共産黨所處的國內外環境、所肩負的任務和黨員隊伍的狀況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如何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怎樣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江澤民説,這是他“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黨的十五大以後,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在全國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幹部中用整風精神開展了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使領導幹部普遍經受了一次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促進了作風的轉變和拒腐防變自覺性的提高。

  2000年2月,新千年第一個春天,江澤民來到廣東。2月25日,江澤民聽取了中共廣東省委的工作彙報,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總結我們黨70多年的歷史,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這就是,我們黨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隨後的一年多時間裏,黨的領導人反復體會時代的變化,測定著我們黨的歷史方位,繼續豐富和完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多次指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1日,中國共産黨80華誕之際,江澤民代表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系統總結了我黨80年的光輝歷程和基本經驗,全面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

  【李忠傑 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成果,表明我們黨對共産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個新的境界。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體會議上,中國北京終於以絕對優勢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對剛剛跨進新世紀的中國來説,是一件頗具象徵意義的喜事。

  一年以後,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迎來了影響更為深遠的盛事。2002年11月8日,黨的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大會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中國共産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在指導思想上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江澤民十六大報告同期聲】

  同志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次繼往開來的大會選出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歷史接力棒在這裡傳遞,黨心民心在這裡凝聚。走過81年滄桑風雨的中國共産黨,擁有了新的堅強領導集體。站在新世紀新階段的起航線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即將開啟一段新的壯麗航程。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世紀寶鼎
  • 轉企改制
  • 高技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