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60歲及以上人口超十成 普查預警"未富先老"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bf9600e7c4f4c4b978c1e9d6877a87d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總人口13 .4億雖不出意料,但是60歲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卻引發了人們對老齡化的擔憂。一方面是人均G D P剛過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另一方面是中國人口紅利即將消失,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如果這一局面得不到有效解決,或許未來中國會成為世界上首個"未富先老"的國家。

    國家統計局4月28日發佈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數據顯示,2010年11月1日零時中國總人口達1339724852人,10年增加7390萬,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長率下降了0 .5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得到了較好的執行。"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説。

    然而這次公佈的數據所顯示的不僅是中國人口增速放緩,還有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普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0至14歲人口占16.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 .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

    按照國際上劃分人口類型的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所 佔 比 例 達 到 或 超 過 總 人 口 數 的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7%時,其人口即稱為"老年型"人口,這樣的社會即稱之為"老齡社會"。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

    "縱觀當今世界,不少發達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就是人口的老年化與負增長,而要靠移民解決人口問題又受到許多國內政策、壓力的制約,以至於在這個問題上走走停停,進兩步、退一步。"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中國的情況更特殊。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中國依舊屬於發展中國家。在較低人均收入水平上發生這樣的人口結構變化,被學者們形象地稱之為"未富先老"。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認為,如果在生産中勞動力投入有限,不斷增加資本的投入量,最終會導致資本報酬遞減,所以需要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才能維持資本報酬。但是在東亞的一些國家中,由於勞動力趨於無限供給,所以不會出現資本報酬遞減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也是東亞經濟廉價增長的奧秘所在。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表示,説中國社會"未富先老"不可簡單理解為老年人多了,需要補充人口。一般而言勞動年齡人口增量減少伴隨高速經濟增長,會共同導致普通勞動力的短缺從而工資上漲,也就是常説的"劉易斯拐點"。勞動力成本提高,原先的勞動密集型産業上的比較優勢就必然會相對弱化,這意味著産業結構要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升級。

    就中國的實際國情來説,人均收入剛剛跨入中等偏上水平的發展階段,物質資本積累上尚不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上與發達國家仍有著巨大差距,因而無論是在資本密集型還是技術密集型産業上,中國都不具有比較優勢。這也就意味著"未富先老"的中國失去人口紅利之後,經濟發展可能逐漸失去原有的比較優勢,卻短期內不能獲得新的比較優勢,從而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

    蔡昉表示,從這個角度講"未富先老"是中國經濟在"十二五"時期所面對的特殊挑戰,我們必須要面對這一挑戰,實現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持續經濟增長。(據經濟參考報)

      【專家聲音】

     北師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中國經濟可能未富先老未盛即衰

    鐘偉4月21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發文,表示其對現有增長模式的擔心。他認為,預計中國經濟仍能高速增長30年的學者,可能過多地看到了輝煌,忽略了陰影。也許10-15年後,中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勉強達到日本目前的約三分之一後,便後繼乏力,並以比當年日本更快的速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