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二五”:世界的理解與信心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0日 11: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謀定而後動,治國之良策

  1953年以來,中國已謀劃和實施了十一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由此,“十二五”規劃的思路和精髓已經清晰可見。

  “十二五”規劃,關乎中國未來,同時牽引著世界目光。理解與信心,這是世界對中國未來傳遞的信息。

  節點——世界的視角

  美國《中華商報》指出,在即將過去的“十一五”,中國成功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典和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中國的經濟規模先後超過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民族凝聚力都顯著提升。

  另一方面,這家報紙也注意到,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步入後危機時期,全球供求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國際貨幣戰、貿易戰風聲鶴唳,中國的周邊外交難題接踵而至。與此同時,中國國內也面臨不少問題:收入分配的失衡,貧富差距的擴大,醫療、教育、社保等改革都進入了關鍵時期。

  新加坡《聯合早報》也注意到,十七屆五中全會是在中國面對日益迫切的經濟轉型壓力,人民幣升值壓力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研究和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的。

  從海外輿論可以看出,在“十一五”即將結束,“十二五”呼之欲出之際,中國政府和人民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節點上,既有理由為過往的成績感到自豪和喜悅,更有必要整裝待發,踏上新的征程。

  轉型——世界的理解

  可以斷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關鍵語匯。對此,海外媒體和人士予以深刻理解和高度認可。

  《澳門日報》的社論指出,總體來看,中國的産業仍處於國際産業鏈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趨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勢必在新一輪競爭中拉大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加拿大中國問題專家侯秉東認為,無論從環境方面,還是從增加內需、減少對出口依賴等方面看,中國都需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減少對土地和人民的負面環境影響,逐步使其製造能力進一步升級至價值鏈的上方,加快服務業的發展,使得經濟組成部分中服務業的比例進一步提高”。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也認為,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增長方式難以持續下去。下一個5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仍應是中國發展的重點。這不僅對於未來5年,甚至對未來10年、15年的中長期發展都非常重要。

  世界關注著中國,中國影響著世界。可以説,十七屆五中全會作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定,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將會對全球經濟作出貢獻。

  未來——世界的信心

  針對中國要在2020年全面打造小康社會,馬來西亞和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陳凱希相信,以中國當前的發展速度來看,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困難。中國政府正在努力改進民生,促進社會公平,這有助於解決貧富懸殊和發展不均的問題。他認為,中國今後將産生更多的中産階級,以促進社會穩定。

  美國《中華商報》指出,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給中國經濟轉型帶來千載難逢的“緩衝區”,美歐經濟重新回到穩定增長尚需時日,國際資本流向仍然對中國有利,經濟轉型的成本還不算高昂。

  世界對中國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