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大教授談教材增減名家文章:魯迅部分作品太深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1日 1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鄭州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片:魯迅

  中學語文課本

  為何調整魯迅作品?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對包括魯迅多篇文章在內的名篇進行了調整,這引起一些讀者的質疑。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執行主編溫儒敏近日解釋説,這是課程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適應現在中學生的需要。

  溫儒敏説,“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其實是2004年出版的,已經用了5年,不是某些報道所説的新學年又有新變動。根據新課程標準,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由原來3學年改為1.25學年,總課量減少,課文篇目自然也減少,魯迅的作品由原來5篇調整為2篇。準確地説,魯迅作品在必修課中減少了,但在選修課中又增加了《未有天才之前》《魯迅論讀書》等。

  溫儒敏表示,新語文課本對名家作品的增減主要考慮其是否適合現在中學生,考慮語文性。魯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對於現在的中學生來説,可能太深了,他們讀起來不容易懂。此次新增加另外一些名家作品,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就比較適合現在中學生閱讀。這不能説是“魯迅大撤退”,其實在選修課教材中又專門選收了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這也是為了引發學生了解魯迅,更多更好地讀魯迅。

  溫儒敏強調,新語文教材並沒有淡化經典作品,經典作品在新教材中還是佔最大的比例。

  溫儒敏認為,語文教育的關鍵是引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果選文的面太窄,並不利於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