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記者觀察:私募投資亟待引入集團作戰模式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兩年資本市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人們的理財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單一的多頭市場到做空機制慢慢成型,從注意力集中的股市、樓市到銀行理財和債券市場。在這種背景下,私募投資策略理應與時俱進,但一些私募似乎還未意識到這一點,在資本市場栽了跟頭。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弱市綿延無期,致使市場機構叫苦不迭。儘管陽光私募機構一向被認為是靠本事吃飯的硬實力派,但是大部分也沒有逃脫産品凈值一而再縮水的命運,甚至有曾經的冠軍級別産品遭遇了清盤。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各領風騷的私募産品,在下一年度的投資中很少再有佳績複製,頻頻上演了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戲碼。比如,在2008年大熊市中,金中和曾軍借助長期空倉取得年度私募冠軍,當年業績慘澹的新價值羅偉廣則在2009年成功翻身折桂,但隨後兩年連續下滑,目前産品排名已在500名開外。再如,2010年冠軍世通常士杉,但今年4月卻傳來了旗下兩隻産品清盤的消息。

  事實上,很多私募的投資理念並沒有太大問題,問題在於投資理念的實踐。眾多私募機構信奉巴菲特式價值投資策略,專注於挖掘優質公司,部分還採取集中持有、抱團入場的操作方式,這些方法曾經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收益。但那種收益的取得有幾個重要的背景:一是國內的理財市場仍然比較單一;二是股市沒有做空機制;三是整個宏觀經濟處於上升周期。然而,這些背景現在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內的理財市場已經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銀行理財、債券市場、信託産品等皆在擠佔股市的資金;股市已經出現成型的做空機制,估值體系將面臨徹底改變的局面;此時的宏觀經濟則處於一個相對較低迷且尚不知見底否的階段,過去多年風險偏好類型的投資者如今漸漸老去,風險厭惡人群漸漸上升。這些環境的變化將倒逼整個股市投資模式和方法的變革,在這個過程當中,固守陳舊理念、不顧市場實際情況的投資者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

  那麼,如何去順應投資環境的變化?修正預期可能是要做的第一件事。在未來的數年當中,整個市場的暴利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私募若既想做規模又想做絕對收益是相當困難的。適當地縮小風險類資産的規模,合理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産,穩定絕對收益水平,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二件要做的事可能就是適應對衝時代,股指期貨已推出兩年時間,更多的做空工具也在醞釀當中,資本市場正在開啟一個多空雙方充分博弈的時代,不但市場的盈利模式會發生改革,股票的價值評判標準也會被市場重塑。在這一背景下,以絕對收益為目的的私募基金更應該衝在對衝時代的最前列,逐漸豐富自己的盈利手段。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私募已經開始嘗試資産配置多樣化,另一些私募則開始運作對衝基金。從效果來看,在過去的兩年當中,這些私募大部分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這正是順應市場變化的結果。當然,在此改變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人的問題。有分析人士認為,私募基金要想基業長青,最關鍵的因素是打破單兵作戰模式,集中優秀人才,形成集團作戰模式。實習記者楊蘇

熱詞:

  • 私募基金
  • 理財市場
  • 作戰模式
  • 做空機制
  • 投資理念
  • 投資策略
  • 投資收益
  • 模式和方法
  • 投資環境
  • 股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