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預防毒蘑菇中毒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11: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茂名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進入夏季以來,餐飲環節毒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確保公眾飲食安全,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佈的今年第2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預警公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天發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預警公告:預防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後可引起中毒的蕈類。目前,在我國已鑒定的蕈類中,可食用蕈近300種,有毒蕈類約100多種,其中含有劇毒可致死的近10種。毒蘑菇所含毒素為蕈毒素。因其含有毒成分不同,中毒後的症狀在臨床上可分為五種類型:胃腸型:潛伏期為30分鐘至6小時,有噁心、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神經精神型:潛伏期10分鐘至2小時,除胃腸炎症狀外,尚有流涎、流淚,嚴重者可出現幻覺、精神錯亂等;溶血型:潛伏期為6至12小時,可出現急性貧血、黃疸、肝脾腫大、血紅蛋白尿;臟器損害型:潛伏期10至24小時,臨床上分潛伏期、胃腸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和恢復期。應特別注意假愈期,此時病人無任何症狀,但毒素正向肝腎內臟侵犯,病情惡化較快,可導致死亡;光過敏性皮炎型:潛伏期約24小時,與光接觸部位皮膚腫脹,指尖劇痛、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腫脹外翻。

  為了做好預防措施,謹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提示公眾:餐飲單位要加強原料檢查,避免採購和食用野生蘑菇。由於蕈毒素不能通過烹調、加工破壞,許多毒素還無法檢測,有毒和無毒蘑菇難以辨別,目前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野生蘑菇。消費者不要採摘野蘑菇,對市場上出售的野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不要採購、製作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此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夏季是毒蘑菇生長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監管部門要對有採摘習慣的農村地區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

  據食品安全專家介紹,目前,對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應儘早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在催吐後應儘快到醫院接受治療。

熱詞:

  • 毒蘑菇中毒
  • 潛伏期
  • 毒素
  • 症狀
  • 胃腸型
  • 野蘑菇
  • 食用
  • 預防措施
  • 野生蘑菇
  • 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