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與紅包絕緣 民營醫院身體力行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7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衛生部擬將實行醫患雙方簽署協議書制度,“紅包”話題再受關注。這項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只針對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則沒有涉及。民營醫院,這個在醫療市場時時受到誠信拷問的角色,為什麼倒和“紅包”、回扣這些衛生系統內的毒瘤,幾乎絕緣呢?

  一家民營醫院院長表示,像在大醫院,人多、床位緊,醫生、護士很容易忙不過來,對患者態度冷淡就難免,有的醫生更是有意拖延患者手術、入院期等,而這就容易引起患者“反思”:是不是沒送“紅包”?如果再和別人一聊天,發現人家都送了,你要是再不送,心裏就更不安了,所以大醫院有“紅包氛圍”。而在大多數民營醫院,醫院類似公司,從門口導醫護士到坐診醫生再到他這樣的受聘副院長,每個員工的職責都有嚴格的限定,患者就醫中發生了不愉快,一投訴到領導那裏,被投訴人就有丟失飯碗的可能。

  一位資深醫療專家表示,“紅包”在大多數民營醫院幾乎絕跡受多種因素影響。

  首先,相對而言,“紅包”一般比較集中流向骨幹人物,但很多民營醫院為了留住人才,骨幹都會漸漸成為醫院的股東。所以,這些原本收“紅包”的主體為了醫院長遠發展和個人利益,都會自覺維護醫院在患者中的形象,杜絕“紅包”。而在公立醫院,醫生體會不到自己的個人利益和醫院利益的這種緊密聯絡。

  其次,民營醫院市場化更強,他們在用人機制上非常靈活,老闆為了醫院發展和利益最大化,可以採取很嚴厲的懲罰措施,典型的便是很多民營醫院都有“一旦發現拿‘紅包’就開除”的規定,這在公立醫院過於講究“人情”的傳統體制下,很難執行。

  另外,“紅包”也是醫療資源緊缺導致的怪胎。我國的醫療資源稀缺且過分集中在公立大醫院,形成了“賣方市場”。相反民營醫院起步晚,實力相對薄弱,患者去的少,在那裏則是“買方市場”。醫患地位的不對稱,也根本上使“紅包市場”出現一熱一冷現象。

  他認為,要根治公立醫院的“紅包”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但目前,公立醫院至少可以學習民營醫院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和靈活的用人機制,加大對收“紅包”行為的懲處力度。

熱詞:

  • 紅包
  • 民營醫院
  • 風險防控
  • 醫院發展
  • 患者
  • 醫患
  • 公立醫院
  • 反思
  • 人情
  • 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