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廣州車市“馬太效應”加速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3日 13: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儘管按照新政細則,政府鼓勵購的是小排量車型,但在實際中可能會加劇小排量車型銷量的削弱。

  “怎麼看待未來車市?”這已經成為廣州汽車經銷商們最為敏感的話題。在廣州出臺購車新政後,不少經銷商都暫停了市場促銷活動,半個月來,車市之淡更令許多經銷商一籌莫展。

  上周舉行的某購車節上,現場不少經銷商都感受到了異樣。往年熙熙攘攘的購車人群蕩然無存,不少經銷商展出三天卻一勞無獲。某家經銷商介紹,儘管當初對於是否參加本次購車節內部爭論很多,也反復考慮了許久,最終參與的原因是希望吸引一些準備8月搖號購車的人群,但希望仍然落空。由於廣州7月全面停止上牌,全城經銷商在銷量挂零的背景下,最擔憂的是8月的預訂情況,顯而易見,消費人群的待購觀望情緒已經形成,短期內難以轉變。

  限牌政策出臺後,經銷商訂單量的確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經不堪重負的庫存壓力也快速轉化成為新增訂單,不少經銷商甚至出現了零庫存、供不應求等現象。還有一些經銷商在月初一週的時間就實現了差不多半年左右的預訂量。但對於大多數經銷商而言,情況並非全如此。記者了解到,也有許多經銷商的訂單量徘徊在100-300輛之間,相當於一個多月的銷量。當訂單消化後,車市如何應對則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而不少中低端品牌經銷商甚至已經在考慮“如何生存下去”這樣沉重的話題。

  今年以來,經濟增長疲軟,車市上半年原地踏步,部分品牌銷量出現下滑實屬正常現象。記者了解到,廣州不少中低端品牌經銷商銷量下滑比例達到10%-30%,但經銷商們普遍認為,即便如此,廣州這類一線城市中,10萬元以下的中低端車型仍有生存的空間和特定的消費人群。但當廣州購車新政公佈後,大多數經銷商情緒悲觀,認為政策將對中低端品牌帶來更大的影響。

  在廣州有着5個網點的某經銷商負責人如此看待未來的趨勢:“10萬元以下的中低端車型符合的是工薪階層購車的需求,即便車市不好,我們仍然清楚消費人群在哪。但購車新政實施後,我們的消費人群可能會消失,中低端品牌面臨着被排擠的危機。”

  儘管按照新政細則,政府鼓勵購的是小排量車型,但在實際中可能會加劇小排量車型銷量的削弱。搖號或競拍的消費者會首先考慮購買排量稍大一些的車型,以便未來置換中擁有更大的空間。“未來2.0-2.5L將成功取代1.6L的黃金排量。”有業內人士如此斷言。而目前所有車型密集在1.6升以下的自主品牌將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在這場“人為”的渠道整合中首先中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會長董揚就曾預測,自主品牌下半年甚至未來2到3年都很難改觀,今後3到5年內可能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車無法存活。

  而相比自主品牌對新政的茫然不知所措,更多合資品牌表現相當積極,在廣州限購公佈一週後就積極展開行動,針對經銷商進行幫扶,對消費者進行關懷。以東風日産為例,就對經銷商啟動了“廣州戰略”來穩定軍心,而且不斷細化相關內容,目的是為了“不讓一個經銷商倒下”。其中的“廣八條”和“易計劃”,一方面是針對經銷商政策上的支撐以及經營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提升服務培養更多忠誠客戶。“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一直適用於汽車銷售渠道之爭的“馬太效應”在廣州市場正在加速。邵玉梅

熱詞:

  • 馬太效應
  • 廣州車市
  • 廣州汽車
  • 車型
  • 低端
  • 小排量
  • 重災區
  • 品牌經銷商
  • 購車節
  • 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