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紙協議書實現不了“看病無紅包”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3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為了規範診療服務行為,防止收受“紅包”、回扣、過度檢查治療、亂收費等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發生,衛生部在日前發佈的《加強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要實行醫患雙方簽署協議書制度——患者入院時,要進行醫生不收“紅包”、患者不送“紅包”雙向簽字,協議書納入病案管理。(8月2日《新京報》)

  杜絕“紅包”就強迫醫患雙方簽署不受、不送協議書?這與依靠誠信承諾書來杜絕高考作弊,以廉政宣誓來根除官場腐敗的邏輯何其相似。問題是,這種做法真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嗎?

  醫生看病收紅包,這是廣為輿論所詬病的醫療領域“潛規則”,之所以久治難愈,甚至愈加嚴重,一者在於醫生的付出與收入嚴重不相稱。據《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程曉明教授的研究,全球醫務人員的收入水平大致在社會平均工資的2至3倍之間,而我國醫生收入卻僅為平均工資的1.3到1.8倍。與此同時,其所承擔的工作量卻大大超出外國同行。這不僅易於誘發醫生群體的職業挫敗感,在生活成本不斷上漲的時代,還容易導致醫生出於物質利益的考量,背離職業道德而選擇“為五斗米折腰”。

  二者,患者對於現行醫療衛生體系公平性的質疑,也促使他們在遇到突發情況時,選擇通過送“紅包”等方式獲得對於醫療資源的優先佔用。調查顯示,九成受訪者覺得在家人患重病需要手術或住院時,應該給醫生送紅包。很多人即使再不情願,也覺得“不送紅包,心裏不踏實”。這種不信任心理如果得不到改變,甚至被推向極端,就容易出現此前發生在江西高安的,醫生退回車禍患者家屬紅包,卻被誤以為得了肇事車主好處而遭到毆打的“杯具”。

  由此可見,“紅包”現象並不純粹是一個個體層面的道德問題。事實上,今天許多職業領域出現的道德失范,其背後都有著深層次的制度原因。單純依靠道德呼籲很難徹底地解決問題,遑論是用簽協議書這樣流於形式,甚至有些弱智的方式。

  要想真正杜絕“紅包”氾濫,一方面應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收入水平,實現其付出與收入之間的平衡,使之無需為生計原因而拋棄懸壺濟世的職業理想;另一方面還要增加醫療資源的供給量,並努力做到資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和公開透明,以此消除患者的焦慮心和不信任感,從而營造出一種“醫生不願收、患者無需送”紅包的良性就醫氛圍。而要實現這一點,唯一的途徑就是不斷增加財政對於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換言之,“政府養醫”才是打造廉潔公立醫院的正途所在。

熱詞:

  • 紅包
  • 醫生送紅包
  • 風險防控
  • 看病
  • 醫患
  • 病案管理
  • 潛規則
  • 新京報
  • 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
  • 患者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