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分析稱領導幹部應有經有權 建立健全問責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經”者,恒久之道也;“權”者,應變之策也。以原則維護根本、指引方向,用應變照顧當下、解決問題。領導幹部只有做到有“經”有“權”,才能更好地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

  有“經”無“權”,過分拘泥于抽象的概念原則而缺少現實關懷,這其實是教條主義的表現。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社會現實面前,如果不能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政策就可能淪為懸浮于現實之上的文本。拿政府如何面對媒體來説,身處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如果還抱持“沉默是金”的觀念、墨守“我説你聽”的做法,就可能在與民眾期望的賽跑中落後、在需要及時公開信息的關口失語。

  有“權”無“經”,只看到事物的特殊性而不顧客觀規律的普遍約束,甚至以特殊性為由突破社會底線、違背公序良俗、踐踏法律原則,就會墮落為詭辯虛無的相對主義、左右逢源的騎墻哲學。在複雜而深刻變化的現代中國,一個地方固然有其特殊情況和地方特色,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依法行政的治理原則,卻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背離的。以徵地拆遷為例,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抱負,但不能以此為由違法違規強徵強拆,否則必然會引起社會關係的緊張,得不償失。

  有“經”有“權”,説到底是有原則地應變,保持體制連續,在具體機制上尋求創新突破,是一種漸進式、增量化的改革路徑選擇和適應性變遷。30多年來改革創新的實踐中,保持農村土地集體産權的原則不變,改革土地的經營結構、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航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和社會主義本色不動搖,同時發展多種所有制的經濟形式,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原則地應變,“變”中有堅持,“不變”中開新路,這正是有“經”有“權”的辯證法。

  在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往往難以預期、始料未及,各個地方發展階段不平衡,同一個地方不同的發展時期所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這尤其需要領導幹部做到有“經”有“權”,在堅守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創新機制、優化思路,讓政策之光照進現實。

  有“經”有“權”,是毛澤東“把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鄧小平“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光輝思想的具體體現。做到有“經”有“權”,需要制度建設保駕護航,建立健全的問責機制,用制度來守護法律原則、捍衛社會底線;同時也應該有包容失敗的雅量、鼓勵探索的態度,那樣才會激發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探索勇氣。

  有“經”有“權”,既需要堅持原則不動搖,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領導幹部只有在社會管理中更好地做到有“經”有“權”,才能統籌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從而為經濟社會謀發展、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熱詞:

  • 領導幹部
  • 問責
  • 建立健全
  • 沉默是金
  • 地應變
  • 法律原則
  • 治理原則
  • 公序良俗
  • 堅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