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暴雨:天災亦需要無盡的反思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4日 04: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截至7月22日17時,北京已有37人因暴雨死亡,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擊致死1人,觸電死亡5人。(7月22日人民網)

  這的確是場天災,61年來的最大暴雨突然襲來,一座城市經受的考驗無疑是空前的。面對災難,人們只能去承受,卻無法輕言勝利,因為所有的傷亡在理論上都可以避免,任何藉口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人類的歷史就是抗爭天災的歷史。天災也許不可避免,但災難降臨後的損傷大小卻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從預警到預案,從國家機器的運轉到普通百姓的互助,人為因素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災難的破壞力。從這個角度上説,天災不是回避反思的理由,而恰是檢驗和反思一座城市抵抗能力的最佳時機。

  這裡是中國的首都,幾乎可以想見的是,如果這場災難發生在其他城市,其帶來的危害可能更加令人震驚。因此,這種反思應當是集體的、全面的和深刻的:長期以來重地上、輕地下的建設理念是否讓老舊的地下管網為城市排水埋下隱患;由於極少出現洪澇災害,北方城市是否對暴雨産生的內澇缺乏警惕;預警、預案是否因過於粗糙而降低了抗災工作的效率……

  真正的反思,必然伴隨著責任的厘清和過失的追究。每到災後,類似的“不和諧”因素總是隨之而來:北京市氣象局負責人稱,之所以暴雨前未能給市民發送預警短信,是因為存在技術障礙,然而很快就招致電信運營商的否認,稱毫無技術問題;暴雨過後,不少車因進水而熄火“趴窩”,次日卻被交通協管員貼上罰單,北京市副市長表示,這種處罰是錯誤的,所貼罰單作廢;暴雨來臨時,被困在車內的丁先生最後時刻向妻子打電話求救,妻子稱打電話報警總是佔線,最終導致打不開車門的丁先生遇難……

  災難讓人們看到,即使是平日看似微不足道的丁點兒疏忽,關鍵時刻都可能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與那些深刻的教訓相比,普通人在雨中熱心互助的場景令人感動,尤其是每個站在井蓋旁提醒路人的環衛工人,幾乎像一座燈塔照亮了滂沱的街道,驅散著人們內心的恐懼與無助。只是,對於人性美的歌頌無法代替即時的徹底反思,有關部門必須讓公眾看到,哪些不幸是原本可以挽回的,哪些改變又會讓我們今後不會承受類似的傷害,誰來監督工作的改進,又是否有人會對此負責?

  這不是第一次暴雨造成的天災,明年也未必不會有62年一遇的暴雨,在付出下一次代價之前,有關部門必須以令人信服的進步換取公眾的諒解。面對災難,人們永遠不會滿意,因此反思也永遠沒有盡頭,這既是責任和義務,更是現代文明應有的包容態度。

  作者:宋鵬偉

熱詞:

  • 反思
  • 天災
  • 建設理念
  • 監督工作
  • 內澇
  • 大暴雨
  • 車因
  • 洪澇災害
  • 效力
  • 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