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剩男剩女”被拒是一種過度敏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1日 0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聲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給力”、“雷人”等網絡熱詞,而“剩男”、“剩女”等詞卻未被收錄。對此,負責修訂工作的中國辭書學會會長、語言學家江藍生表示,有些新詞的收入要考量引導規範和社會責任,有些詞一旦被收錄,在使用中會産生不良的社會效果。(2012年7月19日《新京報》)

  詞典編纂講究的就是客觀規範、嚴謹精準,正因如此,所有詞彙的收集整理不僅要考慮到語言規範,更不容忽略客觀實際。然而,此次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摒棄“剩男”、“剩女”等詞彙的做法,卻因過度嚴謹而陷入輿論重圍。

  按照編纂者的説法,不收錄剩男剩女因社會責任。那麼請問,難道我們不把犯人、牢獄收錄字典,就能規避違法犯罪的發生嗎?實際上,只要是符合構詞條件和客觀存在、大眾使用等幾個條件,大可不必擔心難以收錄。動輒以“在使用中會産生不良的社會效果”的擔憂,其實就是掩耳盜鈴的現實翻版。

  首先來講,詞典所收錄的詞彙都是客觀存在的,更可況,“剩男”、“剩女”等詞彙也並非是典型的貶義詞,更多的只是帶有網友們自嘲的含義,反映的是當下一種社會現象,甚至無關社會制度等因素。因此,那種認為“反映陰暗面詞不必過早收入”的論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正如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詞典部總編輯伯奇菲爾德所言:“詞典編幕者的職責是根據收集到的例證記錄詞的實際使用情況,而不是從道德角度甘它們的使用表示贊同或反時;在社會、政治以及宗教態度等問題上,詞典不得強求人們劃一。”正因如此,編纂者只要遵循實際情況列單招收,大不必擔心可能産生社會跟風等因素。

  事實上,“回避真相、掩耳盜鈴”永遠都被認為是一種極不理智的行為,因其忽略了客觀世界的差異性,掩蓋事物的真相,難免會失之偏頗,最終還可能因為不能準確記錄而讓辭典的功能喪失殆盡。因而,對待詞典的編纂方面,不應多度回避客觀事物的存在,只有選擇理性收錄、照顧民眾,才能更好地服務於大眾。

  同時,現代語言學也認為,詞彙的發展變化是與社會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絡的,新事物的出現、舊事物的消亡和人們認識的深化,都必然會在詞彙系統中打下自己的印記。從這個原則上來看,詞彙的意義甚至能夠承載著社會歷史的變遷軌跡,如果一味地因政治因素地干擾,而把一些詞語剔除,其實也就割裂了社會發展的印跡。

  “剩男剩女”被拒,無關社會擔憂,更多的只是編纂者一種過度“敏感”。正如有論者認為,用道德標準作為收錄的原則,這種思想潔癖背後的權力干預自由需警惕。因此,在編纂過程中,更應該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進行對待。畢竟,誰都不願意看到一個社會歷史的斷層。

  程思明

熱詞:

  • 剩女
  • 收錄
  • 現代漢語詞典
  • 剩男
  • 新京報
  • 舊事物
  • 招收
  • 語言規範
  • 社會效果
  • 現代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