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州日報:“公車賣出廢鐵價”為車改提個醒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7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調查發現,在中牟縣拍賣超編公車一事中,主持該批公車價值評估的鐘壘,身兼主持此次拍賣的拍賣師職務。(7月16日《大河報》)

  所有欲蓋彌彰,不過一語成讖。一連串的“反常”,不過為了杜絕真相流傳後的種種聯想。

  還是網友説得好,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編故事。回頭看這件事,確實多有懸疑:一者,既然按規定,評估公司、拍賣公司必須互相獨立,那麼,為什麼程序上要趟渾水?二者,既然相關部門認為這種“二合一”的兼職並無不妥,為什麼要抵死狡辯,在網絡公示中動用“橡皮擦”?三者,一個買主競拍到的車裏,竟然就出現4年未年審、無法打火、違章未處理等問題。競標前不把這些情況講清楚,算不算交易欺詐?至於“年審”、“違章”的賴皮,難道真是某些公權VIP露出的小尾巴?

  39.11萬元的成交價格是多是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拍賣超編公車不能成為權力私相授受的一個“新財機”。

  主動拍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賣不好,恐怕又會為新的尋租開闢道路。公眾的擔心顯然不是多餘的,在買賣問題上,少數權力往往有極端的傾向:只買貴的,只賣便宜的。專家估計,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國有資産每年損失量達5000億至6000億元,約佔當年GDP的6.6%至8.6%。

  這種異化的“改革成本”,既可能是失范權力的最後一搏,也可能是公權自肥的一種慣性。凡涉國有資産或公共資源交易的地方,就當以最大限度的避嫌求得最小限度的損失。於此而言,沒有什麼比“無賴假定”更合適、沒有什麼比公開的監督更得力。

熱詞:

  • 違章
  • 年審
  • 公車
  • 廢鐵價
  • 大河報
  • 橡皮擦
  • 改革成本
  • 二合一
  • 廣州日報
  • 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