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鞏固房地産調控成果要強化問責機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1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羅宇凡、華曄迪)2012年已過半程,房地産市場持續數月的回暖,正悄然消化著本輪房地産調控已經取得的顯著效果。與此同時,在投資壓力和財稅壓力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微調”房産調控政策的舉動頻頻出現。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抑制鬆動調控的衝動,鞏固調控已經取得的成果,不僅需要再次堅定調控的決心、嚴格調控的政策,更需要再次明確房産調控的問責機制,自上而下統一認識,將房産調控行之有效地堅持下去。

  自2011年1月開始的本輪房地産調控,之所以被輿論稱為史上“最嚴”的調控,不僅是因為它直接出臺了限購、限貸等針對性極強的調控措施,同樣因為其從一開始就要求各地方量化調控目標,同時建立調控的問責機制。

  在2011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對穩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地方,要追究責任。

  2011年全國兩會後,各地方政府陸續出臺自己的調控目標。在“約談”“問責”甚至“罷免”的壓力之下,地方政府調控手段、力度空前,使得2011年房産調控的效果明顯,到2012年初,房價高速上漲勢頭已經得到有效的遏制。而各地調控目標的完成情況,也按照要求寫入了當地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

  進入2012年,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房地産調控的目標設定和問責機制也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房價漲幅如何控制不僅沒有了去年一樣的量化標準,而且從年初開始,還不斷傳出了地方政府鬆動房地産政策的“微調”消息。在投資和財稅的壓力下,在一些地方決策者的眼中,房地産市場似乎已經“調整到位”,需要重新啟動了。

  不可否認,在去年的調控過程中,很多地方在執行調控措施時出現了用力過猛、矯枉過正的情況,誤傷了一部分自主性合理購房需求。在差異化調控的精神下,對具體措施進行適當的調整並無大礙。但是,“微調”措施可以,“微調”目標不行。任何對房地産調控政策的調整,都不能動搖穩定房價、穩定市場的大方向。在出臺“微調”措施的同時,必須同時制定調控的目標和計劃,接受監督、強化問責,只有這樣才能穩定市場預期,保證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

  2011年中央政府提出的以穩定房價為標準的問責機制,並非是一個有效期一年的暫時措施,而是一個需要堅持不懈的長效機制。

  隨著房地産市場成交量的節節攀升,房價也露出了回穩上漲的苗頭。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調控措施是否得當,調控決心是否堅決,直接關係到房地産調控成果能否鞏固。要保證地方的調控手段不走形、不變樣,堅持並進一步加強問責機制有必要繼續強化和堅持。調控有目標,監督有問責,雙管齊下,才能保證房地産調控目標的最後達成。

熱詞:

  • 問責
  • 房地産市場
  • 調控政策
  • 房地産政策
  • 調控措施
  • 微調
  • 房價漲幅
  • 調控手段
  • 穩定房價
  • 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