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樓市調控事關築牢執政基礎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 煒

  剛剛過去的6月,一線城市房地産市場延續3月以來的回暖態勢,成交量環比5月再創新高。樓市的全面回暖,或許已是不爭的事實。

  房價反彈的風險在迅速積聚,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樓市變化,“量在價先”。一般來説,成交量持續變化三個月到半年左右,房價會出現趨勢性轉變。第三季度,如果樓市成交量延續大幅回暖態勢,對房價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同時,經濟穩增長的壓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降息帶來的流動性、地方政府不斷試探調控政策底線的舉動、部分地方對限購政策落實不力,都對市場預期産生不利於調控的影響。

  近期,國務院、住建部、銀監會等紛紛表態,一面澄清市場關於調控要放鬆的傳言,一面重申要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各級政府的堅定表態,讓人們看到黨和政府對房地産調控的態度仍然堅決、決心仍然堅定。這有利於緩和購房者的恐慌情緒,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預期。

  堅定態度的同時,有關部門也需要拿出更多辦法。既要繼續嚴格落實差別化的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等措施,更要針對市場變化的特點,動用相關政策儲備,在支持首次購房和合理改善需求的同時,加大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的力度。尤其是對鬆動調控政策、房價出現較大反彈、社會輿論反映強烈的地區,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約談甚至問責。

  各方的心態也應該有所轉變。地方政府應該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上去,適應市場“退燒”以後正常的土地出讓收入、住房成交量和房地産相關稅收,逐步減少對房地産業的依賴。開發企業應繼續積極應對市場,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更好地適應市場。購房者也應打消通過房地産投資實現財富快速增值的想法,認清住房將逐步回歸到居住的基本屬性。

  促進房地産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是調控的既定目標,這不僅是少數人和少數地方的利益問題,更是事關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事關增強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事關築牢執政基礎的重大問題。房地産調控,任務仍未完成,不能放鬆,更不能反復。(摘自昨日《人民日報》人民時評)

熱詞:

  • 樓市成交量
  • 調控政策
  • 執政基礎
  • 房價會
  • 退燒
  • 人民日報
  • 住房
  • 市場預期
  • 購房者
  • 房地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