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複製“西湖模式”不如創建自有特色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2: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西湖免費開放10年間,旅遊總人數從2757.98萬人次達到7487.2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增長四倍,可謂名利雙收,“掙了票子,撐了面子”。然而,在西湖逐步增加免費景點的同時,國內景區正經歷著多輪門票價格上調,“西湖模式”卻鮮有效倣者,西湖的免費模式究竟能否複製?(《齊魯晚報》6月25日)

  10年來,西湖景區旅遊人數和收入分別增長了3倍和4倍,的確令人刮目。但如果把這一成績全歸功於門票全免模式,未必準確和公允。事實上,制約旅遊客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景點設置多不多、風景美不美、服務好不好、行程安排合理不合理等等,而門票貴不貴反而位居其次了。就一般旅遊者而言,門票的高低固然需要考慮,卻不是最重要的衡量取捨標準,畢竟門票在旅遊消費中比重相對較小,因門票太高而放棄旅遊的恐怕也不會太多太多。

  就西湖景區而言,如果周邊沒有其他諸多景區景點形成配套和呼應、如果西湖景區自然風景不美、歷史人文發掘不深,如果管理服務太差,欺客宰客成風,別説門票免費,就算是倒找給遊客一些錢恐怕也沒多少人光顧。既然如此,期望其他景區效倣“西湖模式”顯然是一廂情願,也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未必會帶來同樣的效益和成功。

  旅遊者的初衷和目的雖然各有差異,但釋放工作壓力,尋求輕鬆愉快是一致的,旅遊本身就是一個求新、求樂、求美、求知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旅遊經營必須要富有創新性,敢於另辟蹊徑,如果重復別人、模倣別人、抄襲別人,總是炒冷飯,恐怕也難以吸引人、留住人、感染人。因此,因地制宜、因景制宜,追求全方位的創新和改革,是搞活旅遊、吸引遊客的必由之路,與其模倣“西湖模式”不如創新自有特色,通過標新立異,出奇制勝。

  那麼,怎樣通過創新形成自身特色,就是應該考慮的問題。這就既要研究旅遊者的心理特點和消費需求,又要結合當地實際和景區特點,在旅遊投資經營模式上、在景區景點設置開發上、在日程安排和活動設計上、在管理服務方式方法上、在旅遊宣傳推介和文化發掘上,在降低成本減少遊客開支上,力求突出個體特色,打造品牌亮點,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優,人優我新。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橫空出世,獨步天下,處於不敗之地。

  (來源:中國江蘇網)

熱詞:

  • 西湖景區
  • 西湖模式
  • 複製
  • 旅遊者
  • 特色
  • 齊魯晚報
  • 景區景點
  • 行程安排
  • 風景美
  • 旅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