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饒梓宸:“常回家看看”入法乃飲鴆止渴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常回家看看”這樣的道德規範入法,是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有利於弘揚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昨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時,多名委員、代表闡釋了上述觀點。(7月1日新京報)

  中國傳統非常講究“孝道”,號稱“百善孝為先”、“百善孝為本”,作為傳統文化中重要一隅,孝道文化無疑應得到很好的弘揚和傳承。但道德關乎文化,道德自身的含義本就是文化的外化。審視一個社會的道德情況,看的是民眾的道德自覺和文化意識。而如果以法律引導道德,法律成為了道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那只能説明是全社會的文化和道德缺失。

  在針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中的精神慰藉條款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而這樣的精神慰藉條款本身就不具備可訴性,跟法律的權威性性背道而馳。另一方面,社會老年群體的集體生存困境折射出的道德缺失在法律上本身不具可操作性。孝道是我國傳統社會中千百年來形成的一種道德自覺和文化意識,而這種道德自覺和文化意識的流逝是由社會主流價值觀引起的。要走出這種道德困境,要求存在一種正確核心的社會價值觀,並且這種價值觀只能是由文化主導。如果非得以法律條例來引導道德規範,那只會改變道德含義以致孝道文化走向另一個極端,而這種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

  而要解決當今全社會老年群體的生存困境,一方面要靠正確的道德引導,而另一方面則要靠政府建立健全的社保和醫療機制。在道德層面,道德規範入法本身並不具備可操作性,而要真正地做到以道德文化融化這塊堅冰,只能是靠正確的方式重塑孝道文化,建立關於孝道的全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單純地依靠法律條例來加以引導和規範,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另一個層面,依靠社會的道德自覺並不能完全解決老年群體的生存困境,而這時政府就必須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機制,給老年群體提供一個道德缺口下的制度保障。一旦這個缺口擴大,至少還能有制度這道屏障起到一定的緩衝。而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將二者適當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解決當下的社會老年全體的生存困境。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孝道
  • 入法
  • 道德自覺
  • 常回家看看
  • 生存困境
  • 贍養人
  • 老年人權益
  • 道德困境
  • 用人單位
  • 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