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光明日報:"狀元情結"何時休?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各省區市高考分數的公佈,與高考狀元相關的炒作相繼登場。狀元名單、照片都成了新聞媒體追逐的焦點。國內幾大門戶網站早早辟出了各地的“狀元專欄”,心急的網站還預先留下了“本網狀元博客”、“狀元做客本網”的預告,與之相關的諸如“狀元榜中榜”、“狀元語錄”、“狀元宴”等“高考狀元秀”更是甚囂塵上。不出意外的話,緊接著便有狀元的訪談出籠,狀元成了某某學生營養品、某某學習參考書的代言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中國“科舉時代”對中舉者的追捧,是畸形教育的縮影。雖然教育部要求各地不要再炒作“狀元”,民間也有輿論呼籲不要惡炒高考狀元,但無法回避的事實是,高考狀元已經成為消費目標,無論是高校、中學還是商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高考狀元説到底是應試教育的結果之一,對高考狀元的過度解讀和追捧,必然導致應試思維不衰反盛。前不久召開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説:“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學生太多的精力,狀元不能代表什麼。”高考只是學習生涯中的一步,並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終極的追求目標;一次應試的成功,並不意味著身價倍增、功成名就,也不代表以後總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所以,追捧者千萬不要把高考狀元捧“歪”了,狀元們更不應該盲目地忘乎所以。

  像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的名校,絕不缺少成績高的申請者,而這些學校的入學審核官的責任之一就是拒絕90%的申請者,其中不乏SAT(美國大學入學參考成績)考試的滿分者。無獨有偶,柏林洪堡大學每年都拒收不少本國的“高考狀元”,理由是對這些“好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滿意。具體來説,除了高中學業成績和畢業成績外,學生的領導才能、外語水平、打工經驗、社區服務的經歷、榮譽獎狀等,都是校方錄取時考慮的因素。也因此,它顛覆了傳統大學的模式。

  就目前而言,社會及高校對學生分數的關注,本質上是在大力宣傳“分”中自有黃金屋,“分”中自有光明途。這對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十分不利。筆者以為,淡化對“狀元人才”的關注,實行素質教育的前提是弱化文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社會成才的標準多元化了,只有重能力而不是重考分成為社會常態,中國社會才可能走上素質教育之路。須知,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門檻,跨過這個門檻可以走得更遠,另辟蹊徑同樣可以走出無限風光。

熱詞:

  • 狀元
  • 高考狀元
  • 好學生
  • 素質教育
  • 理想大學
  • 高校
  • 應試教育
  • 高考分數
  • 狀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