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營改增”十年內全行業擴圍不樂觀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0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19日,在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主辦的“營改增”系列宣講活動上,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稅務局副局長許善達指出,如果十年內能完成全部行業的營業稅改增值稅,就是非常快的速度了,但他認為現實沒那麼樂觀,因為營改增牽涉甚廣,且未來將涉及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分配等深層次問題。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研究所副所長靳東升指出,依據稅收中性原則,營改增不應在地區試點上停留過久,這樣會干擾生産要素,可能會加劇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未來最好應按行業進行試點。

  製造業比服務業受益更大

  許善達指出,“營改增”涉及的服務業,如運輸服務、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産業等,不受地域限制,經常處於跨省區經營的狀態,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試點效應將不限于試點地區,對周邊地區也會産生影響。

  如上海試點後,蘇州的反應很明顯。蘇州企業更多地選擇上海企業提供的服務,因為上海企業能開具增值稅發票,而增值稅發票能進行抵扣。長此以往,上海試點將會導致蘇州服務業的萎縮;同時,上海開具的增值稅發票,又能抵扣蘇州製造業的稅收,即蘇州製造業的稅收規模也面臨被削弱的可能。

  從行業來看,雖然是對第三産業進行“營改增”,要降低服務業的負擔,但製造業能獲取相關服務産生的進項發票,進而減輕製造業的稅負。此前,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對此進行過粗略測算,得出試點後服務業與製造業稅負減輕的比例為1:2,即製造業能從“營改增”中獲益更多。

  從企業來看,營改增後,企業需適應價格體系的變化。在徵收營業稅時,企業支付給下游企業的是含稅價格,即支付價錢中包含了營業稅的部分。

  而改為增值稅後,下游企業會將價款和稅款分開,即價外稅。對此,上下游企業需要進一步協商,如何分配稅改帶來的利益。

  央地關係臨變

  從今年1月1日開始試點的上海試點稱,“營改增”使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降低了40%;一般納稅人中85%的研發和有形動産租賃,75%的信息技術和鑒證諮詢服務,70%的文化創意服務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稅負降低;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稅負也實現了普遍降低。

  但靳東升指出,上海營改增準備時間短,操作問題多;其效應目前只是初步體現,尚未完整展現,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如,經國務院批准的營改增試點方案,是在交通運輸行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試點。但對於“現代服務業”,我國並沒有一個法律上確切的規定,這使得各地對此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這一部分需要通過立法進一步完善。

  靳東升同時提到,雖然目前試點,對於我國出口的服務有零稅率或者免稅政策,但由於我國海關此前僅具備針對有形貿易的徵管能力,即對服務業這樣的“無形貿易”,其徵管體制有待改善。

  按目前營改增試點方案,即試點企業的增值稅部分仍歸地方財政所有,未來隨著營改增的深入,將出現新的問題。如新設立的企業,且是混業經營,既有徵營業稅的業務,又有徵增值稅的業務,這類企業的稅收,究竟是應該歸中央所有,還是歸地方財政呢?許善達指出,未來隨著營改增的推進,將面臨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調整,財政分配體系將面臨改變。

熱詞:

  • 文化創意産業
  • 稅收中性原則
  • 營改增
  • 製造業
  • 現代服務業
  • 無形貿易
  • 靳東升
  • 增值稅發票
  • 下游企業
  • 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