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從歷史記憶中 開發新的視覺方式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15: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文令《紅色記憶-笑傲江湖之二》銅、烤漆 2010年

傅中望《物以類聚3號》磁鐵+鐵,2012年

武明中《神話 》 布上油彩丙烯 2012年

方力鈞《2007.9.1》 硅膠,亞克力等,2007年

南溪《三維色彩女兵A》 設色紙本,2011年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梁婷

  深圳美術館近年來策劃了多個頗具影響力的當代設計展,今年又有“大手筆”:“再歷史——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將於今日下午在該館開幕,參展的藝術家均為國內當代藝術一線的紅人,包括王廣義、方力鈞、馬六明、陳文令、張培力、武明中、岳敏君、南溪、袁曉舫、傅中望、薛松、魏光慶等12位。在展覽中,他們紛紛在歷史元素中植入現代意識,用藝術手段進行了“以古喻今”的嘗試。

  深圳美術館前幾年的“觀念的圖像”、“圖像的圖像”等“圖像系列”展覽開創了國內當代藝術研究的新課題。策展人魯虹介紹,此次舉辦的“再歷史”,是“圖像系列”的延續和拓展。“我們發現,在當下,強調將歷史與現實聯絡起來進行表現的作品越來越多。而且,這類作品在切入現實與歷史時,不僅巧妙地借用了歷史符號,也展現出了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反思,因此是具有深刻藝術史意義的。”

  當代藝術史研究人員遊江也告訴記者,這次參展藝術家的很多作品都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的經典符號,獲得了國內外學術界的認可,比如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方力鈞的玩世現實主義繪畫,還有張培力的影像作品等等。“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並沒有去簡單地還原歷史,而是對歷史進行重新評價。這又構成了與歷史、文化、政治、社會、集體經驗與個人記憶相雜糅的多重語境,強調了歷史與現實的聯絡。”

  據了解,這次展覽呈現了這批藝術家最新的創作成果。比如魏光慶的《對照:朱子治家格言》,在鏡子般的不銹鋼板上刻上了古代格言,當觀眾閱讀上面文字時,同時也閱讀著鏡子中的自己,無形中給人們一種提示或者警醒。而陳文令的《紅色記憶》系列雕塑,均是一群瘦弱的孩子,但他們的表情卻極為富足,引領觀眾探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還有藝術家對傳統的繪畫載體進行了創新。如南溪智慧性地將攝影、圖像通過筆墨轉換到宣紙上,讓數碼網點取代了傳統的水墨,傳統的靜態畫面開始有了動態感,而二維水墨也變幻成三維的立體表達。

熱詞:

  • 圖像
  • 歷史記憶
  • 紅色記憶
  • 藝術家
  • 大手筆
  • 以古喻今
  • 物質
  • 藝術史
  • 視覺
  • 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