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各地爭搶文化資源 女媧遺骨處別成鑽山豹舊居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等23位專家形成共識,在山西媧皇宮發現的遺骨可能屬於女媧。北大考古學教授劉緒認為這事很“玄”,所謂“三皇五帝”目前還只是傳説。記者另外獲悉,參與該考古工作的單位中有一家是旅遊開發公司。(《長江商報》6月12日)

  “女媧遺骨”是真是假,有待專家們考證。但有媒體發現,在對女媧遺址進行考古工作的單位中,竟然有一家是旅遊開發公司。而且,查看一下當地媒體的報道也不難發現:去年8月,吉縣簽約5億元的人祖文化開發項目正式落地,按照規劃,吉縣要把塑有伏羲、女媧神像的人祖山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文化旅遊景區和尋根拜祖聖地”。目前,媧皇宮前古稱臥雲臺的巨石上的方、圓兩個石窩,棋盤和小柱洞也已經被附會成女媧和伏羲觀天測鬥、創造八卦、制定曆法的證據。規劃中的祭祖廣場、史前人類博物館等人造景點,都在籌建之中。

  其實,這些年,山西平利、河北涉縣、陜西秦安、湖北竹山等地,都在爭奪“女媧故里”,各地圍繞女媧而進行的考證、推介活動屢見於媒體:平利縣早在2004年在女媧廟遺址發現了“三塊石碑”,有關專家推斷女媧墓“肯定就在女媧廟遺址附近”;秦安和涉縣競相成立了“中華女媧文化研究會”和“中國女媧文化研究中心”,兩地政府都主辦了多屆女媧公祭活動;竹山縣更是認為當地的竹山是“女媧煉五彩石補天之地”,並斥鉅資打造了18米高的女媧雕像及一系列人為景觀。

  與上述各地相比,山西吉縣“女媧開發”顯然起步晚了許多,要想硬生生地從人家“餐桌上”分得一杯羹,不僅需要請更大牌的專家、媒體進行論證、炒作,也要拿出更加奪人眼球的“證據”來。

  由此聯想到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據中青報報道,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的作者近期到湘西考察時,他驚奇地發現,演員申軍誼當年住過的房間,門口赫然挂著一塊招牌──鑽山豹舊居。當地導遊很認真地給他介紹鑽山豹、四丫頭、榜爺“當年用過的”器物,並堅稱這些“全是實物,珍貴得很呢”。

  這些年,各地為爭搶文化資源,竟然給小説、傳説裏的人物找到了現實中的“家”,孫悟空、西門慶、貂蟬、觀音等虛構人物,都相繼有了故里。借助文化名人發展旅遊業,本無可厚非,如果以假亂真,甚至無中生有,就難免貽笑大方;而一些專家學者昧著良心將自已置身於利益之中,主動充當吹鼓手,也會讓人不齒。

  有專家指出,文化旅遊開發,尤其是名人資源開發成功與否,需要一些特定的因素,其中包括文化資源的品位級別、真實性、區位條件、體驗價值等。遺址、遺跡和名人故里等資源開發,不僅需要有“真”的東西,也需要具有良好文化認同與體驗價值的旅遊産品,而許多地方主政官員因為任期較短、流動性強,他們更願意搞短平快的“眼球工程”與“政績工程”,不願腳踏實地做長遠規劃、文化挖掘。

  劉道彩

熱詞:

  • 女媧
  • 文化旅遊
  • 舊居
  • 文化開發
  • 文化研究會
  • 文化名人
  • 遺骨
  • 文化資源
  • 證據
  • 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