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發現女媧骸骨 該算無稽之談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直言

  潮 白

  山西吉縣“發現”了女媧骸骨!不過,不要説北大考古學教授表示質疑,就算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也會覺得匪夷所思。但這確是擲地有聲的結論,是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等23位考古、歷史、神話、民俗專家近日“形成的共識”。根據呢?在於吉縣人祖山那裏有一具成人頭骨進行了碳14同位素測定,年代大約有6200年之久;還有,就是明代當地人的一段墨書題記,“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燒了金山寺,皇帝遺骨流在此”云云。

  就這麼兩個似嫌輕飄的證據,中華民族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彈指間“變成”了可觸摸的“現實”。只是不知道,我們該為之慶倖,還是該為之悲哀。慶倖,是證實了神話所言之不虛;悲哀,是既曰神話,本來無需證實,也無法證實。自古以來,連三皇五帝究竟何指也根本沒有定論,何以到了連“屍身”都明確的程度?《尚書大傳》説三皇是“燧人、伏羲、神農”;《風俗通義》説是“伏羲、女媧、神農”;《三字經》又有“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共工怒觸不週山,天柱折,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紅樓夢》接過了這個神話,將這個今人仍然研究不已的故事,發端于一塊被女媧皇遺棄在“大荒山”上“青埂峰”下的頑石……這樣美麗的神話故事,就保留在民族神奇的幻想之中,永遠地罩著奇異的色彩又何嘗不可,為什麼一定要運用所謂科技的手段煞有介事地進行確認?6200年,貌似年代久遠,衡之以“造人”的祖先,不是太短太短了嗎?不説非洲的人類始祖“露西少女”,單是我們的元謀人,不是也有180萬年了嗎?

  不錯,學術界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女媧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那些認證的專家也説了,女媧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號,同時也成為氏族首領的名字,只是一個“追稱”,女媧一代又一代地産生,現在“發現”的這一個“可能是某代或最後一代女媧”。姑且認為此説成立,然而報道又告訴我們,女媧骸骨的考古發現,“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填補了上古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斷層,説明山西吉縣人祖山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則這一“發現”顯見有偷換概念之嫌,把此女媧與彼女媧故意混淆起來,一方面讓公眾以為自己表錯了情,另一方面言之鑿鑿地確立自己的“人祖”地位。出爾反爾,自相矛盾何其甚也!

  神話是一種民族現象,它的産生雖然是某個民族生活經歷和心理經歷的表現,但神話就是神話,它如果能在現實中得以印證,就是歷史了。我記得前些年有個地方甚至發現了孫悟空哥哥的墓地,不是令人噴飯嗎?如今不少地方,都很有將神話做成事實的衝動,在愈演愈烈的公祭行為上突出體現了這一點,那神仙在我這兒出生的、在我這兒仙逝的、在我這兒煉石補天的,神話裏的人物都跟現實發生了密切關聯。人們早已知道,這一切都無外是“文化搭臺”,但經濟的戲能不能唱成,還要存疑,遑論有的純粹就是“政績”衝動。“發現女媧骸骨”的報道説,參與吉縣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單位中“有一家旅遊開發公司”,有這一句,似乎什麼都不用説了。

  “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偉大的詩人屈原當年也弄不清女媧的來歷,故在他著名的“天問”中有此一問。當代“發現”了女媧骸骨,還是用神話概念本身的另一釋義來解釋比較中的:荒誕的無稽之談。

熱詞:

  • 女媧
  • 露西少女
  • 共工怒觸不週山
  • 骸骨
  • 發現
  • 三字經
  • 紅樓夢
  • 天問
  • 青埂峰
  • 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