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網論:崑曲大膽創新與傳承經典其實殊途同歸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0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民網論】 據媒體報道,由史依弘、張軍主演的2012版崑曲《牡丹亭》日前引發爭議,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和張靜嫻兩位“熊貓級”的老藝術家對該劇直言“草率了”。而主演史依弘在接受採訪時回應此事時則表示:“《牡丹亭》可以有千萬種版本,為什麼不可以多一種演法、多一種可能?”

  崑曲傳承600年,湯顯祖的《牡丹亭》也已被中國人傳唱了400年,這樣的文化瑰寶如果任其沒落無聞,我們就都是子孫後代的罪人。不過要在今天的“速食文化”“全球文化”的全新社會環境下傳承這一文化遺産,當然需要慎選發展路徑,而先求多元以廣聚人氣,再求對經典的精緻傳承,應該是更容易成功的發展模式。

  戲曲藝術傳承首先要有觀眾,而絕不能躺在行政資源上照本宣科,這是海峽兩岸藝術家的共識。史依弘、張軍和他們的合作夥伴台灣國光劇團都親身經歷了傳統戲劇在當代藝術舞臺上的旁落與寂寞,他們深知,如果傳統戲劇不走多元化道路,就難以重獲現代觀眾的青睞,這也正是他們在2012版崑曲《牡丹亭》中既大膽採用現代舞美、配器,也在演員演唱聲調,劇情剪裁等方面進行全新嘗試的內在動力。從不少觀眾的讚揚來看,他們的這一藝術創新無疑為崑曲贏得了許多新知音。既然當代觀眾的文化背景、審美習慣本就是多元化的,那麼只要崑曲藝術家繼續探索多元路徑,就一定能為這一傳統文化贏得更廣闊的市場與發展資源。

  另一方面,創新贏來的觀眾,也是在為經典作品的傳承積累人氣。

  崑曲不同於速食文化,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早已融入其表演形式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每一個眼神,每一聲音調中。但對於從未接觸過這一藝術形態的新觀眾來説,一時還很難完全欣賞和體味到其中的精緻之美,這是很自然的。此時,先以現代舞臺美術、背景音樂等的精緻來吸引他們,其實就是為進一步推廣崑曲藝術的傳統程式等精緻內涵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如果輕易否定這種多元化探索,反而可能與最終壯大崑曲藝術的目標南轅北轍。

  當然,也有一些熟悉崑曲藝術的觀眾看了2012版崑曲《牡丹亭》感到不過癮,甚至有反感。這説明,經典的崑曲有一批忠實的受眾,確實也需要尊重這部分觀眾的欣賞習慣。新老兩代藝術家其實都應該做好對這一群體的解釋工作,創新團隊不妨在創新節目上演前先打好“預防針”,告訴觀眾新劇在哪些方面做了創新和調整,這樣調整想取得怎樣的藝術效果。老藝術家也可以一方面介紹傳統表演手法在音調選擇、場景設計上的深意,幫助有興趣的新觀眾一點點入門,讓他們也快點成為藝術欣賞的高手。另一方面也需要多肯定年輕藝術家們的苦心,特別是提醒忠實受眾不要輕易否定這些形式創新。

  中國的文化復興之途還剛剛起步,未來的藝術大師們還在摸索路徑,觀眾們也還沒完全做好準備,希望我們的年輕一代藝術家繼續大膽去闖,也希望我們的老一輩藝術家多扶持多幫襯。這樣,經典藝術重放光明之日將更早到來,我們要有這樣的文化自信,越是深埋的金子,越經得起百煉千錘。(新民網評論員)

熱詞:

  • 牡丹亭
  • 崑曲藝術
  • 經典作品
  • 預防針
  • 受眾
  • 傳統戲劇
  • 主演
  • 有觀眾
  • 審美習慣
  • 戲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