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蔡正仁直言”的兩面觀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陳雲發

  青年京昆演員史敏、張軍聯袂試演“革新版”《牡丹亭》以後,在觀眾中引起了不同反響,幾家上海報紙報道了著名昆劇名家蔡正仁、張靜嫻兩人對該演出的批評,而且措詞尖銳、態度直率,為近年來所少見。

  史敏、張軍是上海當今京昆舞臺出色的演員之一,原本以為他們此次聯袂亮相會引發轟動,不料卻引來前輩藝術家的批評。事雖出乎公眾意料之外,但我認為對上海戲曲界而言,是好事、喜事。為什麼這麼説?因為近年來藝術批評實在太少了,而真正説真話的批評,更是鳳毛麟角,炒作多、捧場多,有的戲故事也編不好,演員表演平平,但新戲“發佈會”一開,馬上就見大篇幅叫好文章;而説真話的評論文章既無處發表,也已無人願寫。藝術是需要靠真知灼見的批評(包括讚譽的評論)進行引導的,若沒有了真正的文藝批評,藝術還如何進步?近年戲曲不景氣,觀眾逐漸遠離劇場,沒有好的批評促進戲曲發展,未始不是一個要因。

  蔡正仁、張靜嫻兩位名家的直率點評,話講得還是很中肯的。張軍還是蔡正仁的愛徒,恩師藝術上批評後輩,應該完全是出於一種關愛,是一種對年輕一代真正負責的精神。何況,這臺《牡丹亭》也許真有該批評的地方,如舞美、燈光、道具等對演員是不是喧賓奪主了,這可是戲曲的大忌。蔡正仁先生對後學進行批評,體現出一個老藝術家對崑曲藝術的忠誠和守護精神,所以我很讚賞蔡、張兩位直言的精神。

  從藝無止境的角度講,蔡正仁、張靜嫻的批評是否就是金科玉律?恐怕也不必這麼看,因為這畢竟只是兩位年長藝木家的個人看法,藝術上的意見是可以切磋、探討的。所以,假如有了蔡、張的批評,又有張軍、史敏的申辯甚至反批評,我覺得戲曲界就可以更加活躍起來,促成一種好的風氣。此次張軍、史敏的《牡丹亭》,據説有些年輕觀眾就很喜歡,可能是他們對藝術的欣賞要求更時尚化,這是年輕一代人審美觀不同,恐亦不能簡單地説觀眾“不懂”崑曲。崑曲的示範、繼承演出一定要循規蹈矩,但有的商業演出稍為突破也是應該允許探索的。此次張軍他們這麼演,可能是體現了導演的藝術理念。順便説一下,藝術是無止境的,即使是蔡正仁這樣的大藝術家,他的表演也並非十全十美,例如他過去在演《長生殿》時,在表演動作上過度渲染風流情種唐明皇的“老態”,就是可以商榷的。所以,我不主張媒體稱某人是“國寶級演員”,這一方面會壓制不同的意見,另一方面有些人恐怕還沒到那個份上。老一代藝術家從年輕演員那裏吸取藝術營養也是常事,梅蘭芳的《穆桂英挂帥》就是向姐妹劇種後輩那裏移植來的;越劇藝術家傅全香就對我説過,她演戲時就從年輕學生陳穎那裏借鑒動作、眼神。所以,我希望張軍、史敏兩位受到批評後不要有壓力,如果認為自己的創作理念正確,也不妨堅持,媒體也最好給他們以反批評的空間。

  不論怎麼説,蔡正仁能如此公開直率批評學生,精神可貴,這比一味説好、一味“護犢”更有益。張軍的路還很長,近年讚譽很多,有的可能過頭了。蔡先生這次給點批評,是一種清醒劑,相信張軍能夠承受。同時,我希望借此機會能夠把上海的文藝批評真正發展起來,多一點真話,少一點炒作,在全國藝術界帶個頭,其意義就更不在於一台《牡丹亭》的得失了。

熱詞:

  • 蔡正仁
  • 牡丹亭
  • 藝術家
  • 長生殿
  • 穆桂英挂帥
  • 發佈會
  • 觀眾
  • 張靜嫻
  • 演出
  • 反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