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年多考真能打破高考瓶頸嗎?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9日 1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6月9日消息:2012上海秋季高考昨天下午結束,但圍繞高考留下的幾大瓶頸問題,仍餘音繞梁,引發了對今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思索。

  問題一 如何看待高考人數下降?

  數據顯示,上海高考報名人數從五年前的10.5萬人下降至今年的..5萬人,幾乎減少了一半,而據本市的出生人口曲線分析,預計上海高考生源下降趨勢將持續到2017年前後。除了生源下降的客觀因素,參加“洋高考”人數的持續增加,也使得國內高考處於式微態勢。以“四大名校”中的一所為例,今年219名畢業生,有80多名學生獲得境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再加上80多名學生被保送到國內各大高校,實際僅有40多名學生參加高考。

  當然,近年來外省市出現的部分高三畢業生因為“對上大學的意義缺乏足夠信心”而導致的棄考現象,在本市還沒有明顯的表現。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如果在高考之外學生有廣泛的出路,我想沒有人會對高考棄考大驚小怪。在發達國家,雖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以上,但仍有相當數量的高中畢業生不選擇進大學,而是直接工作,因為在這些國家學歷不是用人的重要標準。”

  問題二 一年多考能普遍實現嗎?

  雖然“一考定終身”的大學招生格局早已打破,春季高考、“三校生”高考、名牌高校自主招生、高職(高專)自主招生等,但秋考的“熱度”無疑是最高的,也是最面向大多數學生的。近日本市傳出一則好消息,今後上海的春考將向應屆高三畢業生開放。

  春考從早些年的熱鬧上馬到後來的慘澹經營,目前只有上海在苦苦堅守,參與招生的學校也在逐年減少。由於缺乏高水平大學參與,專業選擇也有限,所以吸引力很小。如果未來的上海春考能面向應屆高中畢業生,這就意味著高三學生不用等到秋考失利再參加來年的春考了。

  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認為,春考向應屆生開放這一舉措不妨一試,關鍵在於春考能否成為高考改革的“試驗田”,進行一些大膽的探索,尤其為一些文化基礎過關,又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學生提供“揚長”的渠道。例如,能否在數學評分標準上降低對文科生的要求,通過面試等環節給予高校更多的自主錄取權等。

  問題三 高職何時不再淪為“雞肋”?

  現在高職(高專)錄取的途徑比本科還多,比如,“三校生”高考、自主招生、秋季高考等,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常務副院長潘家俊稱,他們也心知肚明,每增加一次招生機會就會多增加人力和物力成本,可結果是招生的實際“效益”很低,願讀高職且只能考到高職分數線的學生,就是這麼一撥人,他們基本上在高考前就“註定”了無緣本科。

  説高職(高專)有“雞肋”之嫌,板子除了打在人們觀念未能轉變上,還應當從招生機制上尋找原因。“一本、二本,外省市還有三本,一層又一層篩選淘汰下來,最後輪到高職招生,考生的心態、家長的心態可想而知。”有高職校長表示,他們也想招到更好一點的生源,也曾想過能否讓高職院校全部實行提前自主招生,但實踐下來多少有些一廂情願。即使不用參加高考,完全憑平時成績、個人特長、興趣愛好等條件由學校自主測試入學,但也往往應者寥寥,誰不想參加高考“搏”一下本科啊,誰又心甘情願地被高職首先錄取呢?

熱詞:

  • 高考改革
  • 自主招生
  • 秋季高考
  • 高職招生
  • 上海春考
  • 高職院校
  • 春季高考
  • 三校生
  • 高校招生
  • 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