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京華時報:"生源危機"能否成改革契機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9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有關機構日前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從2008年的1050萬人,到今年的915萬人,4年來全國高考報名人數下降近140萬。以上海為例,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僅5.5萬人,錄取計劃為4.9萬人,剔除部分不填報志願和最後不參加考試的,在上海,“高考落榜”或許真的可以成為歷史。

  但是,請不要忽略報告裏另外一組數據——今年,在全國高考報名總數減少的情況下,12個省(區、市)的報名人數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區。這意味著,當一些地區笑談90%甚至可能100%的高考錄取率時,上述這些省份,擁擠在高考“獨木橋”上的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這就是今天高考面臨的現實:在東部發達地區,高中畢業生們的選擇越發多元;在中西部地區,尤其是廣袤的鄉村,孩子們仍需在每年夏季進行一場“鯉魚躍龍門”似的激烈搏殺。高考的區域不平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有擴大的趨勢。

  中西部高考人數為何不降反增?一是,由於中西部地區經濟落後、教育基礎薄弱,在自主招生、保送、出國留學的競爭上先輸了一截,擁擠在高考“獨木橋”上的人必然不少;二是,因為戶籍問題,不少在大城市上學的孩子須返鄉高考。對前者,需加大對中西部基礎教育的投資;對後者,則需要進一步加大高考招生的均衡化。

  加大中西部教育投資是一項長期政策,需要可持續的制度保障;解決好招生比例的區域差距,恐怕迫在眉睫。有數據表明,上海籍考生考進復旦的機會是全國平均數的53倍。一直以來,“異地高考”呼聲日隆,改革卻難以邁出實質性步伐,既是因為以戶籍制度為名、畫地為牢的高考模式保護了某些地域利益,也是因為高考涉及的面廣而雜。

  既然我們把統一高考作為現階段高校人才選拔的重要手段,就要追求和確保競爭的公平公正,這不僅順應流動中國的社會發展需求,也能通過這種改革避免生源銳減高校面臨的“生源危機”。

  可喜的是,從今年開始,福建、山東等一些地區已經計劃開始異地高考的嘗試。教育部門也表示,鼓勵各省區市結合實際,儘快推出異地高考方案。我們期待這項“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有更好的突破和進展。

熱詞:

  • 生源
  • 自主招生
  • 高考報名
  • 填報志願
  • 獨木橋
  • 高考招生
  • 高考落榜
  • 鯉魚躍龍門
  • 報名人數
  • 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