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戰史今日6.7:以色列轟炸伊拉克核設施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7日 09: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74年6月7日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出土

  1974年6月7日,中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西漢前期的兩座墓葬中,發現了著名的《孫子兵法》和已經失傳1000多年的《孫臏兵法》等竹簡4000多枚。

  1981年6月7日 以色列轟炸伊拉克核設施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飛機炸毀了伊拉克核反應堆。早在1959年,伊拉克就打算建立核反應堆。它曾與蘇聯簽訂協定,計劃建立一個小的、設備簡單的核反應堆,但是很久沒有什麼進展。70年代以來,伊拉克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加快建設步伐,伊拉克向西歐國家尋求先進核技術,以發展自己的核工業。

  伊拉克在與法國、意大利和巴西簽訂核合作協定和合同時,一再明確宣佈它發展核技術是“用於和平目的”。伊拉克參加了1968年簽訂的國際防止核擴散條約。烏西拉克核反應堆是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控制的。今年1月,該機構視察過伊拉克的反應堆,據説沒有發現不符合1968年國際防止核擴散條約的活動。

  1980年,美國把F-16戰鬥轟炸機交付以色列。這就使烏西拉克核反應堆處在以色列空軍轟炸範圍以內。同年秋,貝京組織了少數閣員參加的專門小組(包括空軍司令和情報頭子)進行策劃摧毀伊拉克核反應堆的活動。其代號是“巴比倫行動”。

  為執行這一計劃,貝京挑選了一批飛行員,而以一名富有作戰經驗的上尉為頭目。隊伍組成後,在絕密的情況下,在西奈齊埃翁空軍基地進行訓練和演習。

  行動的時間幾經改變,最後確定在6月7日下午黃昏前後。6架F-15殲擊機作掩護,8架F-16戰鬥轟炸機進行轟炸。每架轟炸機帶兩個2000磅的炸彈,八架戰機共帶16噸彈藥。機群沿着約旦和沙特邊境低飛,以避開機載預警飛機雷達的掃描。

  以軍戰機於6月7日下午6點30分到達塔穆茲研究中心。F-15在上空掩護,F-16從2000英尺的高空對目標進行轟炸,在二分鐘內將反應堆炸毀。

熱詞:

  • 伊拉克
  • 核設施
  • 1980年
  • 戰鬥轟炸機
  • 以色列空軍
  • 核反應堆
  • 戰史
  • 孫子兵法
  • 防止核擴散條約
  • 孫臏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