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乳協稱國産奶粉"史上最好" 一線市場洋奶粉卻佔98%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15: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陸志霖報道:AC尼爾森最新數據顯示,五個國産奶粉品牌進入去年前十大。

  國産奶粉是否也賣得好呢?“國産品牌嬰幼兒奶粉在一線城市的佔有率僅有2%。”昨日,有乳業專家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産奶粉銷售絕大部分在二三線城市實現。

  國産奶粉退守二三線市場

  據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前十大品牌中,上榜的國産品牌有五個,分別是伊利、貝因美、聖元、雅士利、飛鶴。年報顯示,伊利去年奶粉及奶製品銷量額達到56億元。

  儘管國産品牌擠進前十,然而和多美滋、美讚臣、雀巢、雅培、惠氏這五大洋奶粉動輒五六十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額相比,國內奶粉市場仍是洋奶粉的天下。去年五大洋品牌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合計市場份額接近60%。在國內一線城市,洋奶粉更從2004年起就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九成以上。

  “在一線市場,國産品牌奶粉的佔有率僅2%。”乳品行業專家王丁棉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産奶粉的銷售絕大部分是在二、三線市場實現的。

  “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伊利、蒙牛、三元等國內乳品企業都加大了嬰幼兒奶粉的生産和投資。“但他們都避開在一線市場與洋奶粉競爭,而是選擇開拓成本較低的二、三線市場。”王丁棉説。

  力推高端産品挽回業績

  近年來國産奶粉問題頻發,傷透了消費者的心,而洋奶粉卻越漲價越吃香。不少國産奶粉品牌都看紅了眼,也紛紛推出高端産品試圖挽回業績。

  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施恩近期推出的“美兒樂”嬰兒奶粉系列就直指高端奶粉市場。數據顯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後,施恩的銷售業績已從原來的10億元大幅下滑到3億元左右。

  王丁棉坦言,高端奶粉背後企業對高毛利的追求。“洋奶粉毛利率普遍高達六七成,有的甚至高達80%。相比之下國産奶粉的毛利率只有40%到50%,甚至更低。價格高、銷量好、銷售成本低,毛利率就高。而國産奶粉不能滿足後兩個條件的話,只有在價格上做文章。”

  有業內人士私底下向記者透露,一罐售價在300元以上的國産高端奶粉,其成本價往往不會超過85元,廠家以100元左右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以200多賣給零售商,零售商則以300多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只有給各環節預留足夠的利潤空間,國産高端奶粉才賣得動。”

  國外“貼牌”抬高身份

  事實上,還有部分國産奶粉採用“純貼牌”進口模式試圖與洋奶粉抗衡,如施恩、澳優、娃哈哈都採用這樣的模式。其中,娃哈哈的愛迪生配方奶粉就宣稱是“荷蘭奶源,原裝進口”。而施恩和澳優都曾陷入“假洋奶粉”醜聞。

  “這種純貼牌的國産品牌奶粉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佔有率比其他國産品牌稍好,能佔到5%左右。”王丁棉説。

  此外,在澳洲新西蘭等地註冊品牌以貼牌的形式生産所謂的洋奶粉再銷回國內也成了乳品企業與洋奶粉抗衡的另一種商業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約五六家國內企業在澳洲、新西蘭等地註冊奶粉品牌並進行貼牌生産,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這個數字上升到20多個。“據了解,還有70多家企業正在排隊申請商標註冊。”王丁棉表示,這些企業的背後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在操控。

熱詞:

  • 國産品牌
  • 一線城市
  • 三聚氰胺
  • 市場份額
  • 貼牌
  • 嬰幼兒奶粉
  • AC尼爾森
  • 五大洋
  • 雅士利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