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城市管理疏導也許更有效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3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關注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高燕

  一提起城管兩個字,人們大多會想到一輛執法車四五壯漢,見到無證遊商攤販,無非是踢攤子、收車子、罰銀子,剩下的就是滿眼無奈委屈的商販,而扇耳光揮拳頭直至動刀傷人的新聞更是屢屢見諸報端,一時間,城管幾乎成了暴力執法的代名詞。

  一個城市要保持整潔的市容良好的環境秩序,就需要規範管理,有這樣一支專門的執法隊伍是大勢所趨,但問題在於如何管,如何管得令人心服口服不生怨氣。

  有這麼個傳説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那就是大禹治水。在傳説裏,人間洪水肆虐,人民苦不堪言,大禹的父親鯀偷了天帝的息壤來到人間,哪有水就扔一塊息壤去堵,堵了九年,水沒治好,反而更加氾濫。而鯀對天帝無法交代,被打入羽山永世不得翻身。而鯀的兒子大禹採用了與父親截然不同的疏導法治水,開山鑿渠,將水引入東海,水患終於消除。

  其實城市遊商的治理恐怕與治水的道理相近,當你簡單粗暴地應對他們,就如鯀治水只知堵塞,則與百姓利益必有衝突,步步升級的結果不僅僅是人人談城管側目,也對政府的公信力大有影響。

  那麼,可不可以學一學大禹治水的方式?大禹治水的根本在於一個“疏”字,説白了,就是給水留一條通向大海的道。那麼城市管理是不是也可以給有需要的人留一條道?城市裏之所以會産生“馬路經濟”,就是因為群眾有需求。一概採取取締、圍追堵截防範,只會讓人們對城管的印象越來越差。而採用先服務、再管理、後執法的方式,才能讓城管的執法令人心服口服。

  我們欣喜地看到,不少地方的城管正在往服務引導這個方向努力。在北京的東廠衚同,城管與社區共同為居民開辦了迷你早市,讓有資質的菜販果商每天都在固定地點固定時間擺攤做買賣,方便居民生活之餘,也讓無照攤商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而山東濟南的“西瓜地圖”已經存在了兩三年,瓜農只要遵守市容、交通管理規定,就可以在指定的518處西瓜臨時銷售點安心設攤賣瓜,城管甚至為瓜農提供打掃衛生的工具,而瓜農也承諾不影響交通、保證環境衛生、絕不賣變質西瓜。

  以服務理念為先導,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在剛性的制度規範下,引導攤商自覺守法經營,而不是拿著人民賦予的權力胡亂作為,城管的工作才有可能獲得被管理者應有的理解和支持,城管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才能逐漸改觀。

熱詞:

  • 城管
  • 城市管理
  • 瓜農
  • 西瓜
  • 天帝
  • 息壤
  • 疏導
  • 東廠衚同
  • 羽山
  • 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