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公”經費公開亟待打通三個瓶頸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1日 04: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中央“三公”經費公開“時間表”已定。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近日指出,2012年中央本級和各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決算,將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2011年中央決算後公開,行政經費支出情況也將一併公開。(5月30日《揚子晚報》)

  “三公”經費到底為什麼要公開,恐怕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識級道理。換言之,“三公”經費要不要公開不是問題,公開的公信度成色不高才是問題。在我觀察,提升“三公”公開的公信度亟待打通三個瓶頸。

  首先,公開得讓老百姓看得懂。從過往公開的情況看,讓人看不懂庶幾可算是一大瓶頸。有的部門公開的“三公”經費過於籠統大而化之,讓老百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過於專業概念,讓老百姓“如墜五里煙霧”不知所云……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我要請問的是,看不懂的東西,誰會有興趣看?老是看不懂的東西,誰還會有信心看下去?今年中央各部門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有關要求,進一步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説明,公開車輛購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接待有關情況等。儘管如此,現在就樂觀似乎還為時過早,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到底如何,不妨翹首拭目走著瞧。

  再者,公開得讓老百姓看得信。毋庸諱言,時下“三公”公開遠未達到應有的公信度,讓老百姓看後搖頭嘆息者比比皆是。應當説,“三公”公開的可信度不足可謂另一瓶頸。有的部門公佈的“三公”支出疑似虛晃一招,與老百姓日常看到聽到感覺到的實際情況大相徑庭。在我看,一些部門之所以要“猶抱琵琶半遮面”,無非是基於害怕見光監督,或把該全部公開的變成不全部公開,抑或在公開名目上張冠李戴偷梁換柱,從而企圖達到人為減少“三公”數字以消弭民怨的目的。我要提醒的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畢竟,他們“沒吃過豬肉聽過豬喊”;從另一視角觀照,“醜媳婦總得要見公婆”,藏著掖著無異於掩耳盜鈴,其非但無助於藉以監督外力壓縮規範“三公”支出,(糊)弄得不好,還有可能導致自己在公眾前豎起的“三公過高”的一個靶子,派生出“三公過高”和“糊弄民意”兩個靶子,結果怕是難逃“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定數宿命。

  自然,公開還得讓老百姓看得近。事實上,近年公開的“三公”大抵只是中央本級和各部門的經費預決算,地方各級基本尚未同步跟進。在我眼中,中央公開“三公”地方不公開,堪謂另一大瓶頸。就認知常識和監督規律而言,地方公眾對地方政府部門的“三公”消費,因為“鼻子靠著眼睛”,眼前的浪費和腐敗無疑讓他們感受愈加真切,愈能激發他們監督建言的興趣,當然也更能彰顯公眾監督“三公”的效果,進而更能激發官員“權由民賦”“人民公僕”的權力自覺和公眾“我是納稅人”的權利覺醒。因此,在“三公”經費公開上,既然已然不存在程序技術上的難題,理應“全國一盤棋”中央地方同步推進,因為唯如是,才能使公開善舉接近上下互動、全民監督、規範“三公”的理想願景。

  (來源:紅網)

熱詞:

  • 三公
  • 經費支出
  • 經費預算
  • 揚子晚報
  • 人民公僕
  • 時間表
  • 財政部部長
  • 瓶頸
  • 組數
  • 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