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浮躁的"文藝生態"難出經典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9日 09: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作家丁寶德經過長達13年的深入生活與艱苦寫作,完成90萬字的長篇小説《龍家故事》,將人的命運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下來審視,既感人肺腑,又昂揚向上。但是這部作品被全國多家出版社拒絕出版,原因是“現在市場不看好工人題材”。(5月28日《中國青年報》)

  丁寶德的遭遇發人深省。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作品,然而今天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又為何缺少偉大的作品?改革開放以來,文學創作成就不菲,但是相比于高歌猛進的經濟建設明顯滯後,缺乏力透紙背、影響深遠的經典大家與曠世力作。今天的文壇不能説不繁榮,然而繁榮也掩蓋不住其中的“虛榮”成份——虛假的繁榮。現在一年的長篇小説書目就達千種,但這些作品,有多少能夠像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創業史》、《紅旗譜》、《紅岩》等作品那樣家喻戶曉?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作品,這不僅是對作家的呼喚,也是對出版界的呼喚。然而無須諱言,當今出版界卻存在媚俗和拜金兩大問題。這兩大問題是因果的關係。因為拜金,所以媚俗;因為媚俗,所以“俗”書就出,越“俗”越出,少“俗”少出,不“俗”不出。林林總總的新書鋪滿了圖書市場,乍一看萬紫千紅,細一看大同小異,精品力作少,平庸之作多。之所以“俗”書比比皆是,“雅”書鳳毛麟角,原因就在於一個能賺錢一個則賺錢難。不僅是“工人題材”被拒之門外,又比如科普讀物,對於提升讀者素養方面貢獻很大,但因為經濟效益不高,出版社也將其視為另類。再比如有學術價值的書籍,同樣因為沒有經濟效益就被出版社打入冷宮。

  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碼洋至上”的背後,是“劣幣驅逐良幣”。抄襲剽竊、惡意炒作、粗製濫造、低級克隆、盲目跟風、買賣書號等圖書出版中的弊病,正在成為危害我國出版業的隱患。瀰漫于出版業的急功近利、物欲橫流的不良風氣,正使出版道德面臨著嚴峻挑戰。出版界的主要任務本該是弘揚文化,傳承文明,這也是出版界的社會責任。而如果不改掉拜金病,那麼出版界就只能淪為見利忘義的書商。而主管單位明知出版社偏離方向但考慮所謂“生存”,便眼開眼閉,也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熱詞:

  • 文藝生態
  • 作品
  • 出版界
  • 媚俗
  • 生存
  • 紅旗譜
  • 劣幣驅逐良幣
  • 紅岩
  • 創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