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記者 趙順利)非遺項目展演、文物知識競賽、商都博物院將奠基、區級文物志要發行……隨着6月9日第七個“中國文化遺産日”的來臨,城區文物古跡相對集中的管城回族區圍繞“文化遺産與文化繁榮”這一主題,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通過引人入勝的表現形式,不斷提高轄區群眾的文化遺産保護意識,營造大家共同參與文化遺産事業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在文化遺産日宣傳活動當天,將在商都博物院片區舉行博物院奠基儀式。為確保奠基儀式如期舉行,管城區成立徵遷指揮部,明確目標任務、時間節點、工作程序、糾紛終端解決機制、工作紀律和獎懲措施,通過有效措施,積極探索拆遷安置辦法,不到兩個月就順利完成拆遷任務。
為借力宣傳管城悠久的歷史文化,該區還計劃在文化遺産日活動現場發放《管城回族區文物志》。文物志全面彙編了轄區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碑刻、近現代文物、文物藏品等優秀文化遺産。目前,已編纂內文20余萬字,圖片近400幅。管城區首部文物志的如期出版和面世,將為文化遺産日宣傳活動增光添彩。
自5月中旬以來,管城區組織開展了“專家下基層”活動,於曉興等文物專家應邀到“機關、社區、鄉村、學校”進行培訓講座。他們採取文物鑒定、展示南水北調出土文物、講解典型案例、解答文物保護知識問題和發放宣傳彩頁等形式,多渠道、多層面加大了文物保護宣傳力度,提高了居民文物保護意識。目前已經講授了10余場,數千人積極參與其中,活動將持續至年底。
為營造濃郁的文化遺産保護氛圍,管城區文物局在“文化遺産日”宣傳活動期間,設立宣傳諮詢臺,免費發放《文化遺産保護普及知識》、《文物審批辦事流程》、《商都遺韻》等宣傳冊。同時,還在全區舉辦了《文物保護法》知識競賽和《文化遺産與文化繁榮》徵文比賽。組織帖保祥等民間收藏家進行私人藏品展覽,將散落於民間,從商代至明清時期的陶器、瓷器等大量珍貴文物對外展出。
優秀非遺項目展演也是活動期間的亮點,在商韻園等游園廣場,連德林“剪紙”、趙恩民“泥塑”、陳子豪“手撕紙”、劉文平“金屬鏨刻”等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將一一展現給觀眾。
作者:趙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