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醬油打假成果暴露“監管問題鏈”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2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月31日下午,有群眾舉報,廣東佛山市高明區楊和鎮某大型調味公司,于某日深夜購進40多噸工業鹽水,涉嫌使用工業鹽水做為加工醬油的原料。據當地有關部門通報,涉案的該批鹽水是用非食用鹽勾兌,該批非食用鹽共購入3噸,其中部分鹽水已用於製作生産醬油,共生産草菇老抽成品90箱,其中65箱出廠銷售,25箱庫存。(5月24日《新快報》)

  當地打擊制假售假的這一成果,固然曝光了問題,有助於避免問題醬油戕害民眾健康,但通觀生産、查處和處理的全程,很難讓人拍手稱快,反而令人看到一個食品監管的“問題鏈”,從而對食品安全形勢的走向憂心忡忡。

  新聞中,鹽業專家已詳解工業鹽的較大危害。公司老闆也承認知道工業鹽水為非食用物質,且為國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公司的做法是為了節約生産成本。而這家公司涉嫌勾兌工業鹽水的設施設備,不是像小作坊製造問題食品所用的大鐵鍋、汽油桶等小型設備,而包括兩個大型圓柱鐵罐、一個地下水池和兩個露天水池,已形成“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制假態勢。而這種規模化生産卻未能被監管部門通過現場檢查、暗訪等方式洞察,可見制假售假能力相對於執法檢查的強勢。

  查處大公司的大規模問題食品生産行為,居然要靠群眾提供線索,暴露出監管疲軟、乏術。與隱蔽的小加工廠、小作坊、小窩點不同,大型調味公司在工商、衛生等部門申領了相關證照,有固定廠址,其生産理應被納入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的日常監管。在法定的保護、免責和重獎辦法尚不完善的現狀下,群眾舉報需冒較大風險,卻難以獲得足夠的價值體現,因此靠群眾舉報食品生産黑幕暫難常態化。

  在當地有關部門的通報中,對涉事公司不是直呼其名,而是使用“某食品公司”、“該單位”,讓人一頭霧水。在筆者看來,一方面,監管部門將該公司名號曝光,更利於民眾發現自己買到的問題食品,從而利於蒐集證據,並督促公司積極賠償消費者。另一方面,對這類制假售假企業,一定要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的代價,直至傾家蕩産。而讓制假售假企業退出市場也是專家和民眾一直以來的呼聲。問題食品生産企業“諱名”,説明有些地方出於稅收等因素考量,在食品監管上過於溫柔。

  生産檢查不力,問題發現乏術,該動的真格不動,暴露出個別地方食品監管全鏈條脆弱不堪。監管硬起來,民眾才不必捨近求遠,才能在家門口安享“舌尖上的中國”。

  (作者單位:深圳特區報社)

熱詞:

  • 問題食品
  • 醬油
  • 鹽水
  • 新快報
  • 制假售假
  • 食品監管
  • 問題發現
  • 監管部門
  • 群眾舉報
  • 地下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