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80平方米”的門檻挫傷了教育公平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6日 0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沙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曹 偉

  近日,廣東佛山一所公辦幼兒園招生,規定外來人口擁有住房面積不少於80平方米家庭的幼兒方可入園。當地教育部門稱,此舉是“優先保障可以買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來工需求”,並稱給了外來工公平的機會。據了解,該幼兒園的做法屬於試點,或將在全鎮83家幼兒園推廣。(5月24日《新京報》)

  據幼兒園回應,這一做法並非無根無據,在2008年出臺的《佛山市非戶籍常住人口子女政策性借讀生免費義務教育實施辦法》中就規定,“外來人員享受免費義務教育須購置商品住宅建築面積不低於80平方米”。問題是,在當下的中國,學前教育並未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在這一塊,不僅有公辦幼兒園,還有私立幼兒園,由於缺乏政策指導,使得學前教育高度市場化,競爭非常激烈,一些幼兒園的收費甚至比大學還貴。

  拿義務教育政策來作為學前教育的入學門檻,明顯有偷梁換柱之嫌,更何況,這一規定本身也是值得商榷的。接受義務教育是法律賦予孩子的權利和教育部門必須履行的職責,如果僅僅將父母身份、財産多寡作為他們入學的準入證,明顯是對他們合法權益的剝奪。政策不該如此歧視外來務工者及其子女。遺憾的是,在戶籍政策改革還未有明顯突破的當下,似乎許多地方對這些孩子作出了類似的規定,著實“坑爹”。

  改革開放30多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民進入城市謀求生計,為城市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一直以來,城市卻難以接納這部分人群,歧視在他們的生活工作中無處不在。就拿子女的教育問題來説,他們有兩個選擇:讓孩子留守或進城,但二者都不是好選擇。“留守”造成孩子長期與父母不能一起生活,成長過程中心理問題不可避免,此外,也擔心遭遇意外情況。日前,江西一農村,五個兒童溺水而找不到年輕人施救就是明證。反過來,如果進城,城市卻沒有做好對他們的接納工作,設置過多的門檻導致他們不能享有同戶籍兒童相等的權利。

  當然,有人會説,設置門檻是因為教育資源的稀缺。這話不假。據悉,這家幼兒園所在鎮的鎮教育局督導組回應説,作為鎮屬幼兒園,首要任務是保障戶籍人口就讀。幼兒園每年招生100人,光是戶籍人口都滿足不了。對於外來務工人員分享教育資源,戶籍人群會本能地抵觸。説起來,這並不是他們自私,而是在教育資源的爭奪上,不得不冷血,你不爭,結果只能是自己的孩子沒地方上學。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解決教育資源稀缺的問題。

  今年兩會已經明確:中央財政安排教育支出3781.32億元,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生學雜費;支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平接受義務教育,安排資金82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將佔國內生産總值4%以上。事實上,當下不僅是義務教育需要財政做到公平公正,在學前教育階段,同樣需要政策大力支持,不能讓孩子一齣生就打上被歧視的烙印。

  此外,在擴增教育資源的同時,也應該打破留守兒童隨父母進城的門檻。沒有8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孩子就不能入學,如此之高的門檻,務工人員怎堪承受?!這麼明顯的歧視政策本就不該存在,更不該試點推廣。我們期盼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的出臺,一個對孩子的未來都不能公平對待的社會,我們怎敢寄予更多期盼!

熱詞:

  • 教育公平
  • 教育資源
  • 80平方米
  • 教育部門
  • 留守兒童
  • 教育支出
  • 教育政策
  • 教育問題
  • 學前教育
  •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