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36條"落實不理想 專家:有關部門執行力欠缺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3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繼鐵道部、衛生部之後,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健康發展的細則將密集出臺。5、6月份將陸續制定出臺一批實施細則。目前,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已起草完成實施細則初稿,並正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證監會、國資委的實施細則正在履行報批程序。電力、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實施細則制定工作也正在抓緊進行。為什麼集中在這個時候出臺細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進行解析。

  陳永傑:反映了兩個事情:一個是溫家寶總理年初特別強調的要加快出臺民間投資36條的一些配套的政策,後來發改委專門組織了40幾個部門召開會議,提出一個時間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有關部門政策執行力還是有欠缺的。

  2010年5月13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36條"。國務院曾把它分解為40項重點工作,明確相關責任部門。但許多部門至今還沒有拿出實施細則。"新36條"為什麼落實的不夠理想?

  陳永傑:第一,是觀念問題,有些部門始終對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民間資本進入一些領域始終有觀念上的障礙,民營經濟從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30幾年,每發展一步,每進入一個領域都要受到這些領域管理者的質疑。第二就是利益問題,主要還是來自於在這些領域裏面的一些大的國有企業,民營經濟進入産生競爭壓力,從利益角度國有企業會有一定的抵觸。第三個問題是對民營企業的經營能力,技術水平持懷疑態度。實際上任何一個領域只要一放開,民營企業從開始有小能力發展到有中能力,再發展到有大能力,最後可以和國有企業相比拼,和外資企業相比拼,最後大量的民營企業就戰勝了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

  我估計這40幾個部門到6月底的時候會有一半以上的出臺相關配套政策,但是到6月底是不是能全部出來要打問號。因為涉及到一些行業部門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部門的深層次問題,要在短時間之內拿出一個為各方所能夠接受的配套的措施不是那麼簡單。

熱詞:

  • 執行力
  • 民營經濟
  • 部門
  • 民間投資
  • 天下財經
  • 國資委
  • 國有企業
  • 建設部
  • 石油天然氣
  • 證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