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學生出走,呼喚教育公平歸來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1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8日,深圳5名小學生集體出走。次日,一位家長在微博求助,希望大家轉發,幫助尋找孩子。有網友回復稱,這幾名孩子裏面有人留有遺書和頭髮。當天上午8時,一個孩子致電父親求救,警方據此將5人找回。據涉事學校負責人稱,幾名學生出走的原因是家長期望過高,學生升學壓力太大,家庭教育應更多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5月20日《廣州日報》)

  小學生離家出走,不是追求“離經叛道”,而是為成績差而憂心,因親情疏離而心冷。緣由讓人無奈,不過,家長迫於種種壓力,所作所為的初衷都是立足孩子,為了適應這個大環境,本是無可厚非。但為何結果卻本末倒置,致使孩子離家出走,顯然是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要。不過,孩子離家出走固然是反抗家庭教育方式的表現,但是,逼孩子出走的責任又不能完全歸置於家庭上。鎮定思痛,筆者認為,小學生集體離家出走,是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聲呼,我們應該呼籲更廣泛的教育公平。

  前一陣子,“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學校,家長將孩子的戶口挂靠在廁所”的新聞曾經引起了輿論的譁然。的確,近年來,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要求愈加嚴格,反映在小升初等擇校行為上就可見一斑。但是,家長的單方面的“起跑焦慮”卻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需要。為此,很多孩子早早就背上了升學的壓力,沒有了歡笑,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離家出走的叛逆行為也就不足為奇。

  新聞中,學校負責人稱此次孩子離家出走源於家庭教育不到位,在指明了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之餘,也將學校的責任推脫得一乾二淨。加上輿論的一哄而上,家庭成為了出走事件的“元兇”。稍加反思,就會覺得學校的邏輯有點“二律背反”、“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孩子的心理問題是一個系統的問題,家庭和學校都是相關人,問題本應關乎各方,而不是非此即彼。進一步究其根源,除卻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不當,教育資源的失衡對於此次事件更是責無旁貸。

  近年來,儘管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但城鄉二元化現象卻愈演愈烈。反映在教育層面,尤其是義務教育層面,教育資源不均衡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一方面,城鄉教育設施差異大,教育條件優劣明顯;另一方面,名校集中了過多的教育資源,而普通的學校則相對“蕭條”。在這種大環境下,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學校為了升學率,就難免給孩子施壓,試圖用個體的“無限膨脹”來適應教育不公平的現狀。所以,各種副作用相繼顯現,不僅使孩子不堪重負,各種為求學而出現的“奇聞異事”此起彼伏,也就可以理解。

  為今之計,莫如從政府的層面,加大對於教育的建設和投入力度,建立師資力量調配機制,打破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盡最大努力保證教育公平。同時,學校和家長也應該行動起來,在保證孩子獲取知識的前提下,應更多地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孩子不再“孤單”。

  (來源:紅網)

熱詞:

  • 教育公平
  • 教育不當
  • 小學生
  • 教育資源配置
  • 家長
  • 教育條件
  • 城鄉教育
  • 家庭教育
  • 元兇
  •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