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光明日報:"妖魔化"高考無助於高考改革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7日 12: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高考臨近,各地考生正在加緊“衝刺”。日前,媒體曝出孝感“吊瓶班”和東莞“赤膊班”現象,更是把高考競爭的白熱化進一步升溫。不少人認為,這些極端現象的出現,都是源於“萬惡”的高考制度。

  在高等教育資源有限的現實背景下,高考競爭的激烈狀況不可避免。正因如此,一些考生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學校老師恨鐵不成鋼,為了自己的孩子、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勝出,採用加班補課、補充營養等辦法進行“惡補”,既在情理之中,也多少有點你情我願的意思。把學生的高負荷完全歸咎於高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點出了高考制度存在的問題,但顯然忽視了高考背後複雜的社會心態。

  高考制度的確需要改革。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人才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現有高考制度暴露出評價標準過於單一,不能有效體現學生個性特長的缺陷,迫切需要改革完善評價體系,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同樣,由於城鄉、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高考還面臨著如何為欠發達地區、農村地區、貧困家庭孩子提供公平機會的考驗。另外,從近年來高校擴招和自主招生來看,高考的“獨木橋”的確拓寬了,但從考試到招生的“掐尖遊戲”並未停歇,如何在多元選拔考生的同時,確保招考的公平性,又成為橫在高校面前的一大難題。顯而易見,這些要求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對高考無限質疑,並不能解決眼下高考所面臨的困境。

  “妖魔化”高考、全盤否定現有高考制度,是不理智的表現。統計顯示,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2007年的30年間,高考為國家選材3600多萬人;在沒有更加行之有效的遴選人才辦法之前,在缺乏高效配套的監管機制的背景下,以考試成績作為標準的高考選拔制度,至少杜絕了暗箱操作的可能,保證了不同社會背景考生最基本的機會公平。

  當前,高考改革正在逐步推進。北大、清華等名校主導的自主招生推開,校長推薦制、自主聯考為更多的考生提供了機會;最近,山東率先打破戶籍限制,啟動“異地高考”改革,也將改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的應考條件。這些制度的完善,需要充分的試點和經驗總結,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這些改革儘管為高考制度帶來了新的參照標準,但在改革條件成熟之前,大部分考生還是需要通過現有的高考渠道,來爭取進一步深造的機會。

  現有高考制度並不完美,卻是現階段最可行的辦法。推進高考改革不能靠空中樓閣式的描繪,另起爐灶的社會成本又過高,只有根據客觀實際,在總結現有高考制度優點和缺點的基礎上,不斷加以創新,才能保證社會人才選拔機制既相對穩定,又不斷融匯新的時代內涵。

熱詞:

  • 高考改革
  • 高考制度
  • 自主招生
  • 考生
  • 學生個性
  • 妖魔化
  • 衝刺
  • 吊瓶班
  • 獨木橋
  • 高等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