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深化拓展“三項工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吉林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網訊(記者潘銳)村集體年收入超過5萬元的村,由原來的394個增加到696個,佔全市村總數的70.7%──2009年以來,通化市把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深化拓展農村基層黨組織“固本強基”、農村基層幹部“素質提升”、農村黨員“創業帶富”“三項工程”的突破口,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使全市村級集體經濟躍上新臺階。

  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尤其是村黨組織書記。通化市結合村“兩委”換屆,一方面把優秀人才選拔到村班子中,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一方面引導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幹部到村任職,鼓勵退伍軍人、機關退休人員到村任職,幫助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集安市榆林鎮復興村多年來經濟滯後。王田漢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經營木材加工廠、經濟林和林下參,擔任村書記後,引導村民調整産業結構、建設村級加工園區,去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800萬元,集體收入達到134萬元。梅河口市光明街道革新村經濟基礎薄弱,集體負債21萬元。現任村書記于術是2010年村“兩委”換屆時從市直機關選派的優秀黨員幹部,上任後帶領村班子盤活、整合閒置集體資産,在一年多的時間裏,不僅化解了債務,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70萬元,使一個落後村變成先進村。通化市還鼓勵優秀村書記跨村任職、兼職或村村聯建,實現輻射帶動、組團發展。

  選準發展路徑。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通化市大力創新發展模式。一是圍繞當地主導産業,創辦服務實體、行業協會、農産品批發市場等各种經濟合作組織,按照“有償、微利”的原則,為農民發展産業提供服務,實現村集體增收。通化縣大泉源鄉新設村採取“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協調企業提供技術和銷售服務,村集體每年增收50萬元。

  二是鼓勵有區位優勢的村,興建廠房、門市房,或對外出租閒置資産。輝南縣朝陽鎮城西村將村裏2000平方米的臨街門市房和3000平方米的賓館對外租賃,村集體每年獲取租金130多萬元。

  三是將落戶到村的企業、特色項目和以農民為生産主體、村級集體組織協調發展的含稅産業實現的稅收按一定比例返還給村集體。柳河縣出臺了《關於煙葉稅返還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實施辦法》,通過按煙葉稅10-20%比例返還的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去年縣財政返還到村集體的煙葉稅達到616.8萬元,全縣136個村受益,村均實現增收4.5萬元,最高達到20萬元。

  四是以資金注入、資産入股等方式,參與産業項目建設,通過為農民提供生産服務和為企業提供組織服務等仲介服務,以分紅或獲取服務費用的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通化縣東來鄉鹿圈村以山林作價入股與通化興星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鹿勝原生態生産基地,村集體前10年每年收入23.6萬元,後40年每年收入35.4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

  五是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農産品基地、休閒觀光農業、農家樂等産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增加村集體資源開發收入和服務經營收入。

熱詞:

  • 增收
  • 村級集體經濟
  • 素質提升
  • 三項工程
  • 煙葉稅
  • 兩委
  • 換屆
  • 優秀黨員
  • 農民
  • 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