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千幀圖片百幅展板再現同濟大學工程教育百年輝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5月16日報道:今天上午,“百年卓越工程——紀念同濟大學工科創設100週年”圖片展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綜合樓開幕。由此拉開建校105週年暨工程教育100週年慶祝周的序幕。該展覽通過100幅展板、千余幀圖片,生動再現了同濟大學工科教育走過的百年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1907年,德國醫學博士埃裏希?寶隆在上海創辦了德文醫學堂,即同濟大學的前身。1912年,德國工學博士貝倫子又在上海創辦了同濟德文工學堂。兩學堂合併,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2年春夏,同濟工科開學。100年來,同濟工科從第一屆6名學生、1位教師,發展到如今已有近20個與工程教育相關的學院、千余名教師,業已為國家培養工程人才近20萬人,為中國的現代化和工業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圖片展按時間順序,分上、下篇共6個階段,全面展現了同濟工程教育的發展軌跡。其中,上篇自1912年起至1952年止,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12年至1927年,確立了同濟工程教育的德國模式;第二階段為1927年至1937年,迎來了第一個蓬勃發展期,並形成了德國式工學教育傳統;第三階段為1937年至1952年,六次遷校,九年顛簸,但工學教育愈挫愈強,至解放初期擁有了“5係1廠1所職業學校”的輝煌。

  下篇自1952起至2012年止,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52至1976年,同濟大學由綜合性大學調整為以土木建築為主的單科性工程院校;第二階段為1976年至1991年,完成了由單一土木建築類工科大學向多科性大學和從封閉型辦學向對外開放型辦學的兩大轉變;第三階段為1992年至2012年,工程教育呈現了學科設置集成化、人才培養複合化、合作辦學國際化、科研創新産業化的大繁榮特徵,確立了具有國際背景和同濟特色的卓越工程師系統培養模式。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同濟的工程教育隨著改革開放、“211工程”建設,“985工程”建設的步伐,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飛躍性跨步,如今擁有土木工程、建築與城市規劃、機械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與信息工程、航空航天與力學、交通運輸工程、汽車、軟體、設計創意、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中德學院、中德工程學院、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中意學院、中芬中心等18個工程教育相關學院,迎來了同濟工程教育百年的發展與繁榮。

  另據消息,為紀念貝倫子先生為創辦同濟工科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濟大學今天還在嘉定校區教學B樓西側樹立貝倫子先生塑像。塑像採用青銅製作,胸像,高1.2米,由著名女雕塑家、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師劉秀蘭創作。

  貝倫子先生1880年9月19日生於德國的蒙如瓦,1898年在佈雷斯勞的高級中學畢業後進入漢諾威大學機械系學習,1905年獲工程碩士學位。此後在波恩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專業、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專業任助教,1908年轉到科隆的國立聯合機械學校任教。1912年來上海領導同濟德文工學堂的建校工作,歷任德文工學堂首任校長,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工科及同濟大學工學院教務長、教授。1927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年僅47歲。

熱詞:

  • 工程教育
  • 同濟大學
  • 1927年
  • 工程人才
  • 教育傳統
  • 多科性大學
  • 工程碩士
  • 貝倫子
  • 交通運輸工程
  • 985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