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開展職業農民培訓是新農村建設中最基礎的工作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時事報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職業農民主要是指在農村中以從事農業生産經營和管理為主,掌握農業專業技能、擁有一定的生産經營規模,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發展潛力,能起到示範&&作用的新型農民。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佔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培訓或教育的佔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佔0.13%,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竟高達76.4%,而美國、加拿大、荷蘭、德國、日本農村勞動力中受過職業培訓的比例都在70%以上。開展職業農民培訓,使農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農民的致富本領,是新農村建設進程中一項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

  國外的職業農民培訓模式分為東亞、西歐和北美三種:東亞模式是指適應於人均耕地面積少、難形成較大土地規模經營的農業生産特點,以政府為主導,以國家立法為保障,以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培訓主體對農民進行多層次、多方向、多目標的教育培訓;西歐模式是指體現以家庭農場為主要農業經營單位進行農業生産的特點,以政府、學校、科研單位、農業培訓網四者有機結合,通過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種形式對農民進行培訓;北美模式是指適應以機械化耕作和規模經營為主要特點的農業生産,通過構建完善的以農學院為主導的農業科教體系,實現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三者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幾種模式各有韆鞦,但共同特點是管理法制化、主體多元化、投入規範化。

  在職業農民培養體系方面,我國可以借鑒韓國、德國等國家辦學經驗,制定有關優惠政策鼓勵,提倡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辦學理念。職業農民培訓、應以幫助他們掌握新的農業生産技術,提高其産業化、專業化程度為主要目標,培訓方式可以結合“一村一品”的農業專業化改造項目,進行包括種植業技術、養殖業技術、設施農業等的農業生産知識培訓,把農民的需要與培訓活動統一起來。要組織農業教育、科研、推廣以及共青團、婦聯、科協等方面的力量,廣泛深入地開展“綠色證書培訓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等,讓更多的農業勞動者接受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的培訓,為高素質經營型農民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於種植大戶,應考慮其對市場和經營管理知識的迫切需求,以把他們培養成農村社區的示範&&人為目標,採用更系統、更高層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化、規模化水平和市場應對能力。

  對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骨幹,應以培養農民的合作理念、普及合作社知識為主,並在這一過程中發現更多的協作型農民,激發他們成立和管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合作經濟組織的運營管理、社員民主參與能力等管理知識,通過軟體和硬體支持,加強他們採集和利用市場信息的能力。

  對於農村經紀人,可按照農業生産資料經營人員和農副産品營銷人員兩種類型,以培養業務熟練的農村經營仲介為目標,開展市場知識、物流管理、農業法律法規、産品營銷以及金融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這部分人在發展商品經濟方面有較多經驗,在他們身上存有成長為高素質經營型農民的巨大潛力。

  來源:《時事報告》

熱詞:

  • 農民培訓
  •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 培訓工程
  • 新農村建設
  • 培訓方式
  •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 職業培訓
  • 職業技術培訓
  • 東亞模式
  • 辦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