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當心,大腦功能被“外包”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0日 09: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一部實現量産的個人電腦出現于1971年,互聯網向公眾開放于上世紀90年代……舉出這些數字,並不因為記憶力好,只是輕點鍵盤,就足以把它們羅列在此。

  這就是網絡時代的便捷。倘若在以前,引述類似的數據,要依靠足夠用心的記憶,以及在卷帙浩繁的資料室翻閱的苦功。身處浩蕩奔騰的信息網絡時代,讓人想到《巨人傳》裏的歡唱:暢飲吧,暢飲知識,暢飲真理……

  而事實卻是,我們一方面依賴這些技術——用網絡、手機、搜索引擎的“神杯”暢飲,一方面又不情願過多記憶——知識如酒肉穿腸過,不暇吸收,不存大腦,只留在網絡上,存在硬盤中。久而久之,潛移默化,知識不裝頭腦裏,而是被“外包”出去了,姑且稱之為“大腦功能外包”。

  人有惰性,大腦同樣能懶則懶,能省事則省事,博聞強識之“強”多少有些痛苦。把痛苦的“有意識記憶”“外包”,何樂而不為?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例如早年沒有手機存儲,人們背得出很多電話號碼。當習慣手機記錄,11位的手機號,七八位的固話號,腦子裏記得住、背得出有幾個?越來越多的人,遇到問題或知識點,本能反應是:上網去搜。越來越多的人,在進行文字工作,或組織材料的時候,需要不斷地調用網絡檢索,腦子裏存的東西反而越來越少。

  這似乎沒什麼不好。但不應忘記,“記憶”是人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中最基礎的一環。所謂“學識”,離開“學”的積累,很難有“識”的飛躍。離開“知識記憶”這個基礎,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從何説起?學問的基本功是“記憶”,博聞強識經過吸收、內化、融會、創新的“化學反應”,知識被重新組織整合昇華,以求最終目的——智慧。

  可以説,從未有不經知識積澱而能“通古今觀現世”的大師,也不會有不充分繼承吸收文明成果就能不斷提升文明程度的族群。説得更淺白些,我們可以複製粘貼出一首詩歌,但複製粘貼永遠不會産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效果!教育理念中,過於“死記硬背”或有褒貶,但恰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若“厚積”通通借助“外包”,何來“薄發”?

  被“外包”的不僅僅有知識。相比“疏于記憶”的普遍狀況,我們還面對獨有的問題。以漢語為代表的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在發音之外,其字形結構含有很多的文化信息。當拼音輸入大行其道,人們的音形記憶正在被輸入法“外包”。離開電腦往往“提筆忘字”,如果觀察還會發現,手機輸入時,年長者慣用手寫,而年輕人慣用拼音。天平在向拼音傾斜。

  目前中國5億多網民的多數,畢竟是從傳統媒體時代過渡到信息時代的,其記憶方式、理解、分析、綜合知識的能力大體上延續了過去的習慣。而伴隨著網絡成長的一代人,其記憶習慣將如何發展?教育又怎樣跟進?功能越來越強大的信息技術,畢竟只是輔助工具,能夠代替人記錄,卻不能代替人思考和創造。

  聽上去有些“科幻”的話題,已經很現實地擺在了面前。對於大腦“外包”職責,“放任”記憶機能偷懶,應當開始警惕。

熱詞:

  • 外包
  • 記憶
  • 大腦功能
  • 學識
  • 化學反應
  • 提筆忘字
  • 科幻
  • 巨人傳
  • 厚積
  • 知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