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羊城晚報:這些民校為何不怕教育局?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5日 00: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報載,在最近的廣州市“小升初”民校集體開放日中,作為“賣方”市場的民辦名校,不僅明言“試題難度將比去年加大”,還違反市教育局的“八不準”規定,招生錄取仍舊和奧數獎項挂鉤,學費也繼續看漲。

  這些民校敢與教育局叫板,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在於民校的身份。它們名義上是民辦學校,事實上卻是公校辦的民校,其中的貓膩人盡皆知。公校需要承擔九年義務教育的責任,至少從表面上看,選擇的空間相對窄小。而作為公校的私生子———“公辦”民校,背靠公校的名氣,且有與公校資源共享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享受民校身份特有的自主招生權利,主動權更大。在優質學位供不應求的當下,這些民校受追捧實在不足為奇。

  因此,不管這些民校定的標準多高,學生和家長仍舊會“打崩頭”爭著報考。這樣一來,民校與學生之間的“艱難”博弈更像是一場互相抬高身價的“秀”。被這些“知名民校”錄取,學生仿佛魚躍龍門。而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競爭,民校的學位含金量也水漲船高。這些民校借助“開放日”賺足眼球,讓辛苦奔走的考生和家長為自己的招牌“鍍金”,真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是也。

  外因上,是市場在作怪。市場不夠開放,可供選擇的好學校就少,這才讓少數民校幾乎壟斷了優質生源。市場的供求關係不平衡才是問題的關鍵!但這麼多年來,有關部門出臺的政策總是忽略了這個基本事實,導致許多政策隔靴搔癢。即便在城市人口下降的現實情況下,需要升學的適齡學生還是不少。這批學生爭報有限的優質學校,僧多粥少,學校於是只能通過設置奧數、難題之類的關卡進行“優勝劣汰”,這不會因為教育局是否三令五申“禁奧”而有所改變。奧數與問題本質無關,沒有了奧數,學校還有別的手段去淘汰考生,教育局禁止得來嗎?

  所以,什麼奧數、試題都只是浮雲,政府的職責所在與市場的開放度才是問題的核心。教育部門不應做“屠夫”,既不讓民間多辦學,又千方百計設置升學障礙。而要當“接生婆”,鼓勵更多辦學人辦好學校參與市場競爭,緩和優質學位的需求。讓學校去競爭,從而讓學生少受點折磨。(作者是民辦教育家)

熱詞:

  • 民校
  • 自主招生
  • 招生錄取
  • 試題難度
  • 奧數
  • 開放日
  • 鍍金
  • 接生婆
  • 屠夫
  • 小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