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升初招生改革為何家長不領情?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0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知無不言鄧仲謀

  廣州市教育局近日對小升初民校招生再一次出手:倡議今年民辦初中招生入學測試時間統一為6月22日一天,各民辦初中學校可以自行選擇上午或下午進行。

  教育部門的“倡議”,著力點是規範小升初民校招生的混亂秩序,為家長減壓減負,出發點是好的。但學生家長對這樣的好事,似乎並不領情,來自民間和網上的輿論甚至以反對的聲音居多。為什麼“好事不叫好”?這背後肯定有“不叫好”的原因。民校考試近年來在廣州愈演愈烈,大有“剎不住車”的意思。家長作為“受害者”,對於規範民校招生行為,有強烈的呼聲,也希望孩子能從小升初的“壓力山大”中解脫出來。但此番出手,減壓減負的目標並未實現,反而讓家長覺得“機會更少了,壓力更大了,負擔一點也未減輕”。

  機會與壓力在小升初中是一對矛盾體。往年,學生家長報考的機會較多,但同時壓力也大,所以需要改革,為了讓學生家長壓力小一點,少考幾場,教育部門想到了減少報考機會,於是在時間上做文章,要求“同天考試”,但又覺得一刀切不妥,走折中路線,允許選擇上下午。這麼一折騰下來,該減的壓力沒減,反而增了,該增的機會沒增,反而少了, 家長自然不高興了。

  從家長的角度看,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機會多,壓力小”。在國有民辦學校短期內不可能完全“轉公”或“轉民”的背景下,這對矛盾的解決是難有十全十美之策的,沒有“最好”但肯定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什麼是“更好”,尊重大多數家長的意見,滿足大多數家長的要求,這樣才能讓大多數家長“叫好”。筆者不敢以一人之想,暢談“更好”的解決方法。只能把網上網下現有的一些建議加以羅列,有家長提出,從減輕孩子負擔考慮,有沒有可能全部民校都統一考試、成績互認呢?如果從“機會多,壓力小”這個標準來看,這位家長的建議確實有其合理性,操作的難度也不是很大。如果上面這位家長的建議不符合“市情”,是否可以參考南京、武漢等地的做法,從中找到適合“市情”的解決方法。這兩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招生都實行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結合的形式,比例為4:6。這兩個城市多年採用這樣的方法,必有合理因子,對此也未嘗不可以一用,讓家長“機會多點,壓力少點”。

熱詞:

  • 招生改革
  • 小升初
  • 自主招生
  • 民校
  • 市情
  • 電腦派位
  • 倡議
  • 更好
  • 受害者
  • 民辦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