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産銷增速創新低 工信部明確政府不救市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0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1~7月,我國汽車業産銷增長緩慢,創10年來新低。”9月9日,在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表示,今年1~7月我國裝備製造業同比增幅為15.9%,但汽車行業産銷增長緩慢,我國汽車産銷量分別為1046萬輛和1060萬輛,同比僅分別增長2.3%和3.2%,創10年來新低。

  統計顯示,在2001~2010年這個“黃金十年”間,我國汽車工業的年均增速高達25%。特別是金融危機後,我國及時出臺了《汽車産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在購置稅優惠、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以舊換新和汽車下鄉等政策的刺激下,乘用車市場率先回暖,産銷量在短短兩年時間裏又翻了一番,成為拉動汽車工業快速增長的主力軍。

  一方面是前兩年的過度透支,一方面是政策全面收縮引起的連鎖反應,今年車市的回調可以説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年內工信部不會專門出臺汽車行業鼓勵政策,預計全年汽車産銷增速在5%左右。”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經濟運行處處長何亞瓊表示,今後工作的重點,是為汽車業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汽車工業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穩定增長階段,汽車企業要適應沒有政策的市場狀況,苦練內功調整方向。”

  也有不同意見者。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就認為,從長遠規劃來講,我國車市還會有10多年的快速發展期,大致增長率會相當於GDP增長率的1.5倍左右。“未來10年,我國的GDP增長還能維持在年均9%左右這樣一個發展,GDP的總量將從去年的6萬億增長到2020年的14萬億。”

  持續增長還是快速降溫,儘管這個問題沒有定論,爭議也註定還將持續下去。但中國汽車從“大國”走向“強國”,從量的增長向質的轉變,卻是大家的共識。正如何亞瓊所説的:“汽車行業有自己的市場週期,這是正常的調整期,由於受制于資源、環境等瓶頸和壓力,長期的高速增長也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汽車行業要轉變發展方式,不能片面追求數量。另外還應該在自主創新方面多下工夫,加大技術投入,加強品牌建設。”

下半年市場形勢仍不容樂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剛剛公佈的8月份産銷數據讓人稍稍松了一口氣。統計顯示,傳統車市淡季的8月份,國産汽車産銷環比增長6.66%和8.29%,同比增長8.72%和4.15%,與前幾個月相比,均出現正增長。“未來幾個月,隨著企業新産品推出速度的加快,以及企業促銷力度的加大,將可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汽車市場有望活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認為,汽車行業保持小幅增速的態勢有望得到延續,預計全年國産汽車産銷有望超過1860萬輛,比上年增長3%~5%。

  儘管董揚樂觀地認為,在“金九銀十”這個傳統的汽車銷售旺季,國內車市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的銷售熱。但這樣的觀點在市場上並不“吃香”。記者走訪了多家4S店後發現,“金九銀十”並沒有給車市帶來逆轉,一些品牌經銷店雖然促銷幅度很大,但買車的人依舊寥寥無幾。從整體來看,汽車行業的産銷量增長情況仍難言樂觀,行業整體或將繼續探底。

  自主品牌的狀況尤其令人擔憂。統計顯示,8月,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40.74萬輛,同比下降2.86%,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7.2%,同比下降3.96%。“自主品牌轎車的銷量和效益下降是其中最嚴重的一個問題。”董揚表示,受政策影響,自主品牌不僅銷量同比繼續下降,同時還將面臨政策扶持缺失後的巨大挑戰。一位自主品牌經銷商略顯無奈地告訴記者,前兩年的驕人業績使得自主品牌大上産能,但今年市場需求明顯下降,銷量下滑的同時,利潤和效益也和前兩年沒法比。“合資企業汽車也殺入中低端領域,自主品牌內鬥還要外爭,降價幾乎是唯一的營銷手段,政策面上的支持力度太小了。”

  “一味的價格戰只會損傷品牌。”董揚呼籲,今年最後這幾個月,汽車行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價格競爭,廠商能否處理好價格問題,避免惡性競爭,對車企的效益至關重要。

自主品牌當自立

  呼籲政府救市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從去年年底北京實施限購政策以來,自主品牌就成為政策最大的“受害者”。緊接著,隨著購置稅優惠和汽車下鄉政策的退出、合資品牌下壓等因素的影響,自主品牌車企面臨一個個新的挑戰。近日,財政部建設司處長向弟海明確表示,政府打算提高節能車型補貼的標準,入圍産品的平均油耗門檻將由6.9升提升至6.3升,這就意味著政策調整後,將有70%的補貼車型被踢出局,這些車型多數是自主品牌。

  也就是説,唯一有利於自主品牌的政策馬上也變成了不利因素。“限購政策實施以來,由於搖號購車不易,北京消費者購車趨於更高排量,儘管這並非政策的本意,但限購政策確實起到了抬升合資品牌銷量的實質性作用。”董揚稱,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場自主品牌車型的銷量下降了六成,下半年這種銷售頹勢還將繼續。“目前,自主品牌車型在價格方面的下降空間已經很小,尤其是低端車型,如果進一步降價無異於慢性自殺。”

  “在這個狀態下政府應該出臺一些保護自主品牌的措施,最好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政府給適度的支持。”董場説。

  徐長明認為,對自主品牌的下滑要一分為二去看,一方面是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有正常因素,前兩年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自主品牌增長太快了。“隨著合資品牌規模的擴大、生産流程的優化,自主品牌的相對成本優勢被削弱,且合資企業在搞自主品牌,對已有自主品牌形成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你要想讓自主品牌發展起來,沒有保護措施是根本不行的。”

  外界對於出臺自主品牌保護措施的呼聲一直很高。有觀點認為,政府官員應該&&乘坐自主品牌車型,公務用車應向自主品牌傾斜;也有觀點認為,應對自主品牌車型進行減稅……然而,此次工信部官員明確表示,不再出臺汽車行業鼓勵政策,相當於給自主品牌潑了一盆冷水。

  自主品牌當自立,“不救市”的明確表態,斷了自主品牌的所有念想。如何擺脫過分依賴政策扶持,增強市場競爭力也成為自主品牌車企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汽車強國之路仍很漫長

  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是汽車産業“十二五”規劃最重要的內容,也是中國汽車産業轉型和發展的終極目標。“如果講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要成為一個産業的強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認為,中國要成為汽車強國必須有三個突出的標誌:一是必須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強勢的集團,包括整車集團,也包括零部件企業;二是必須有強勢的品牌;三是一定要建立起全球的營銷體系。

  依照這一標準,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華信汽車産業研究總監郎學紅表示,強國之路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這10年時間中國汽車産業能夠取得很大進步。但也有觀點認為,10年時間並不足以讓中國擁有2~3個世界知名的汽車品牌,從目前的情況看,自主品牌向高端發力普遍受挫,而隨著合資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自主品牌也越來越難有出頭之日。

  然而,正是因為難,所以更需要堅持。張小虞認為,建立起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自主創新體系,是自主品牌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在未來5年裏,中國汽車産業應從過去注重數量的積累,更多地轉向注重質的提高。而在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同時,政府應更加重視汽車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

  “市場大小是由國際經濟、社會環境決定,但是能不能做好做強,是由中國汽車産業自己決定。”張小虞提醒,中國汽車這兩年的飛速發展,讓一些企業和專家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從這個意義上説,今年汽車市場的回調是好事。只有意識到自己的差距,才能奮勇追上。“中國要成為汽車強國離不開自主品牌的發展,但是,自主品牌只靠政策是活不下去的。”

  蛻變,是自主品牌必須經歷的陣痛,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無法回避的。“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産品、一個企業要靠政府的扶持鼓勵,這個産品、企業在下一步的市場競爭中肯定生存不下去。”張小虞稱,中國汽車工業走到今天,國家不限制就是鼓勵,不需要再有什麼鼓勵的政策。“我們要靠市場,靠國內外市場競爭發展汽車産業,這樣汽車産業才有生命力。在政策的羽翼下生存的企業和産業,是沒有希望的。”

- - - - - - - - - - 分頁符 - - - - - - - - - -

熱詞:

  • 增速
  • 救市
  • 強國
  • 車型
  • 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