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4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2012年將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同時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將在300個縣(市)開展醫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此外,還要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據4月19日新京報)
日常生活中,百姓們一提到看病的問題,大都一臉的愁容和無耐,因為很多人對看病的體會是:有病看不起、醫院不敢進,多數時候到藥店買點藥吃,挺一挺就算了。看起來“看病難”這個“頑症”,治起來還真難。
然而,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安徽桑植,推行的醫改,取得了顯著效果,改變了老百姓“不敢看病、看不起病”及“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改善了醫生與患者的關係。從中可以看出什麼,那就是這個縣執政者的為民意識。
這次,我們又欣喜地看到,國務院推行的“醫改新政”內容明確,就是在“十二五”期間的2012年以後三到五年時間,在城市推行新醫改政策,現行的“以藥養醫”或“以藥補醫”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
改革就有阻力,阻力來至各方面,但如不進行新醫改,老百姓又會退回到“看病難、看病貴”的時代。醫改,首先要改的是觀念,只有觀念變了,政府職能才能轉變,如果主管醫療的領導們還停留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號稱是“事業單位”的醫院眼裏沒了“事業”,眼裏只有“錢”,一切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救死扶傷的前提是你得有“錢”。
誰都知道,醫院的藥比藥店要貴N倍,比廠家更是要貴上N倍。藥品加價,早已是業內規則。再有就是醫德喪失,不管你得了什麼病,到了醫院,醫生先開單子讓你去檢查化驗拍片,動輒幾百、上千元,讓百姓苦不堪言。這些問題的發生還不都是錢惹的禍。因此,醫改,首先要轉觀念,改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