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外媒:美國難在意識形態上改變中國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阿聯酋《國民報》4月20日文章,原題: 美中爭奪太平洋主導權如今,中國不再以全球革命運動領袖自居,但認為自己置身於一場激烈的意識形態鬥爭。在北京看來,美國是準帝國主義,不將本國方式強加給全世界就不會罷休。本世紀以來,中美競爭顯著加劇,如今兩國都視對方為自身安全的嚴重挑戰。

  美國的對華戰略中有制衡部分,與此同時,借助接觸手段,志在“馴服”北京。美國決策者希望貿易和對話將最終推動改變中國。北京的對美基本政策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總的來説是尋求避免與美國或亞洲其他大國衝突。北京耐心而謹慎,但並不被動。相反,他們想方設法逐步推進、擴大和加強本國影響力,同時不動聲色地削弱美國地位。

  顯然,美國沒能轉變中國,至少目前沒有。中國社會經歷巨大變化,國內秩序經受種種挑戰,但中共仍牢牢掌控國家。相比之下,過去20年來,北京非常成功地影響了美國的(對華)認知和政策。這部分歸因于中國與美國商界、學界和政府中有影響力人物發展關係。

  在全球舞臺上,美國能在多大程度上“馴服”中國?這是個大問題。

  過去20年裏,北京加入或簽署了各種國際機構或條約,但並無跡象顯示這個過程給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方式帶來根本轉變。中國並未只滿足於成為由美國創建的國際體系中一員的現狀,相反,它似乎拒絕承認許多機制的合法性和永久性。北京早就表示,美國在亞洲的盟友關係是過時的“冷戰思維”産物。

  觀察家常稱讚中國外交出色,説北京在亞洲成功施展“魅力攻勢”贏取人心。奧巴馬政府上任之初,也希望提升和擴大對華接觸,淡化了對華戰略中的制衡部分,放棄“圍堵”一詞,轉而談論“互信”。但近3年來,北京許多做法令鄰國害怕,迫使他們投入美國懷抱。華盛頓很快做出反應,開始突出對華戰略中的制衡部分。

  有人説,華盛頓的強硬立場將促使北京改變好戰態度。但實際情況可能是,近來中國對外行為的變化反映了該國內部更深層的長久轉變。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已進入相對衰落的時期,這令中國的崛起比許多人預料得更快。當前競爭更加激烈,加上民族主義上升,沒人希望被人指責“軟弱”,因而最保險的做法是對外部的敵人(無論虛實)採取強硬立場。若是這樣,美國的戰略可能使當前中美競爭的激烈程度上升到全新水平。過去幾年的外交動作、軍力展示和跨太平洋緊張的升級,或許只是未來兩國關係的前奏而已。(作者阿倫弗裏德伯格,喬恒譯)

熱詞:

  • 外媒
  • 中國的崛起
  • 美國
  • 馴服
  • 冷戰思維
  • 對華戰略
  • 國民報
  • 外交
  • 美中
  • 條約